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诗词此生无悔入华夏,10首激昂报国诗
TUhjnbcbe - 2023/3/20 21:23:00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爱国”是我们根植于内心

无需提醒的自觉

真正的“爱国情怀”

自古就有

生于乱世中的人们

用热血铸造了不世之功

10首激昂报国诗

抒尽千古豪杰志

01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è)。

(栏通:阑)

(壮志一作:壮士)

(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岳飞参*后,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他的诗词就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此句一出,仿佛让人再也联想不到征战的艰苦,只剩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

02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光照千秋,死又有什么好惧怕的呢?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也是怀抱必死的决心以一己之力在对抗黑暗。

03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wēng)。

此诗为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临终前他披肝沥胆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收复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生命终点仍挂念着统一大业,这份生死不息的爱国之心实在令人动容!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

04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jì)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代指宋与西夏的战事,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05

《塞上曲》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jīng)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汉代的班超长期出使西域,年老的时候特别想回到家乡,上书朝廷请求生入玉门关。诗人觉得班超的爱国主义还不够彻底,他认为,只要此身能尽忠报国,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06

《从*行》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地荒凉,劲敌当前,战事频繁,战线绵长。尽管环境已如此艰苦,将士们的报国决心却比这铠甲、比这风沙还要坚韧得多!

07

《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全诗感情基调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句语带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08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万凿一作:万击)

(全不怕一作:浑不怕)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诗人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09

《南园》

唐代: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这首诗由短短两个设问句组成,却抒尽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

10

《出塞》

清代:徐锡麟

*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何须马革裹尸还”,只要是为国牺牲,尸体归不归葬故土并不重要。全诗感情豪放激扬,一气呵成,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

在写下了此诗一年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尔后从容赴死。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此生无悔入华夏,10首激昂报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