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诗仙李白,用乐府旧题写边塞诗,别具一格,
TUhjnbcbe - 2025/6/13 17:13:00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里,有一些作品气势磅礴,即使过去了千年的时光,也依然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如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无一不是惊艳世人的名篇佳句,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除此之外,还有李白的《关山月》,也是很有气势的一首诗,也曾惊艳世人。

关山月,乐府旧题,多用于书写离别的诗句。在李白之前,很多人都用过这个乐府题目写诗。年代远一点的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陈后主,近一点的有沈佺期、卢照邻,但是李白写了关山月之后,这些人的作品黯然失色了。

这也正是李白想要达到的效果,自己虽然为商贾之子,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也不可能跻身士大夫阶层,可是那又怎样,千载之下,人们记住的人物,舍我其谁?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李白诗(新编学生国学丛书)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27.6购买

前四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天山是指今天祁连山。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作天山。玉门关,就在今天甘肃的敦煌西北面,正当扼守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人们心目中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线。开篇,诗人就抓住“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接着四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叠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最后四句“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便是对将士们和家中妻室互相的相思之愁的描写。即戍边的将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脸上多是愁苦的样子。因为在这样一个苍茫的夜夜,自家高楼上的妻子也应该是在叹息自己何时归来。其实不少边塞诗,都写有思乡离别之情。但像李白这样在“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残酷现实中写思乡离别之情却很少见。

纵观全诗,诗人并没有从单一的角度而纯粹地描写戍客与家人离别的痛苦,而是在痛苦和感伤的背后又默默而冷静地揭示着别离的根源。他尽情地将边塞将士的情感和自己同情、理解的襟怀向读者坦露,而却在静静地期待与渴望着什么,读者自然能从这回味深长的诗句中获得深深的思索——为美好而安定的生活而祈祷。

全诗感情层次丰富、形象,气势豪迈,伤而不哀,豪而不露,在广阔的边塞景象中展现征士的内心情怀,显得分外深沉动人,又较好地把握诗作的感情脉络,在边塞诗中独具一格。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仙李白,用乐府旧题写边塞诗,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