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门市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发展方向,全面实施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初步形成了内部竞争有序、外部竞争有力的招商引资新局面,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是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成立玉门市产业链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绿色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6个产业链招商组,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聚焦“产业链”、完善“工作链”、强化“责任链”、构建“服务链”、打通“要素链”,形成高效运转的“链条式”招商推进机制。截至11月底,6个产业链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集中赴外招商和72次个性化赴外招商,共对接园区、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家,签订项目90个,项目签约金额.61亿元。
二是突出项目谋划,着力招大引强。遵循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着力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将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绿色农业打造成为省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促进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提档升级、全面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中部产业转移、“双碳”等政策机遇,全产业链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谋划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可降解塑料、氟材料、煤油共炼等一批符合国家政策、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承接能力。以打造“安全、创新、绿色、智能、高效”的智慧园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园区软硬件配套。实施园区智慧平台、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消防应急救援站、绿化及中水循环利用、危化品专用停车场、天然气入园等“六大工程”。引进“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现污水排放全过程监测。实施园区24项个小类准入负面清单,建立企业入园评估机制,让符合园区产业链规划的高质量企业落地生根,有效提升了化工园区承载能力和安全环保支撑保障能力。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招商引资。始终把打造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持续简政放权,围绕利企便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标国内先进营商环境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以“三集中、三到位”为主要内容,“一处跑、跑一次”为主要目标的“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以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容缺审批为主要内容的“四减一容缺”流程优化,各类审批时限压缩74%,工程项目审批压缩至70个工作日内,将20项涉企矛盾纠纷调处事项汇集到玉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实现了涉企矛盾纠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揽子化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