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稳房价无招可用国家智囊提出4大方案,
TUhjnbcbe - 2025/4/11 16:29:00

统计局数据显示,年3月,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的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5.2%和11.4%,涨幅比2月扩大0.4、0.6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的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4.8%和3.3%,涨幅比2月扩大0.3、0.4个百分点。万元如果按照大额存单理财,一年收益约20万,但如果在一线城市买一套二手房,一年涨价57万,仅涨价的幅度就超过许多工薪族一年的收入了。

从年到年,每年的调控次数都超过次,年一季度,深圳、杭州、成都、合肥、上海等热点城市的调控也有增无减,炒房投机行为受到了遏制,可房价还是处于高位,房价收入比呈现扩大的趋势。

数据来源易居研究院

从需求上看,我国的城镇化率要从60%上升到80%的阶段,每年还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进城,人口流入城市的自住、改善需求增长,同时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推高了学区房涨价预期,人们长期认为房子可以抵抗通胀、同时缺少合适的长期储值工具,这是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不过,随着楼市调控力度的增强,以往的“抢房热”已经很少见了,在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影响下,投资房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房子的金融属性被削弱,但同时,房价仍然处于高位,许多家庭需要耗费大半辈子的心血才能供一套房。难道稳房价无招可用了?

国家智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在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表示,当前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有财富管理上的问题,也有执行机制不当的问题。在财富管理上,人们对房产有“刚性兑付”崇拜,认为政府不会不管房价暴跌;在执行机制上,行政手段会带来监管套利,在需求缺口较大地区限制住宅供地、压制需求,加剧了房价上涨压力。

对此,金李提出四大方案,系统解决房地产领域的问题。

一是打破刚性兑付预期。一方面需要托底保护普通群众利益,一方面要能忍受房价暴跌,从而区别对待炒房者和刚需群体,精准施策。

二是对炒房获利部分征收高额利得税,让炒房不能暴利。炒房存在财富效应,这是各地频繁调控但不能遏制房价上涨的关键。对炒房获利部分征收高额特别资本利得税,让炒房者赚不到钱。

三是降低房地产融资能力。限制贷款比例上限,降低银行开展涉房信贷的积极性。

四是引导居民财富从房产转向金融资产。需要借鉴成熟市场经验,有序引导其转入金融资产,并在过程中提供居民财富安全保护。

金李提出的建议,切中了房价上涨的要害,实际上我国的调控也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房贷集中度新规限制了房地产的融资能力,限售措施、增值税满5年免征、强化对购房资格的审核,都在降低炒房者获利的预期。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深入,今明两年,楼市的发展将突破三大底线。

整体住房需求突破底线。

住房商品化以来,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从不足20平方米,上升到40平方米,城镇户均拥有住房1.5套,大多数人都不缺房子住。受到住房需求增长放缓、高房价影响下房屋流动性下降的影响,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的住房空置率在20%左右,按照一年成交量17亿平方米、一套房平方米住三个人估算,一年空置的房屋就够万人住了。

根据WIND数据显示,年底全国商品房广义库存超过70亿平方米,按照年销售量17亿平方米计算,需要5年才能消化完。支持楼市发展的长期因素,新增人口却在逐年下滑。00后加上10后的出生人口,相比80后、90后,少了整整1.03亿人。楼市的后备军在缩水,这减少的1.03亿人,假设三分之一有购房需求,减少的也是万套住房的需求量。如果算上00后会继承父辈的房产,购房需求减弱也是显而易见的。

投资意愿突破底线。

正如金李所说,炒房存在财富效应,这是部分城市房价大涨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让房价回归平稳,迫切需要降低房产的投资属性。根据年底央行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银行的涉房贷款被限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银行需要整改。

年3月,央行等三部门发布《关于防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通知》,加强了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处罚。对那些利用杠杆炒房的人来说,房贷的规模被限制了,失去了银行资金的支持,买房投资难度提高。在限售、限购等措施的影响下,炒房者想在短期内卖房盈利,难度也增加了。

在楼市逐渐回归平稳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算上贷款利息、房屋折旧等,房价年涨幅低于9%,买房都不是一件稳赚的事。不少城市的房价告别了-年的暴涨,在燕郊,甚至出现“免费送房”的现象,逐渐收紧的调控政策,也让一些炒房客悔不当初。

部分城市房价跌幅突破底线。

社科院金融所发布的《中国金融报告》预计,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房价表现将会分化加剧。人口向少数大城市聚集的趋势还在持续,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开发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正如经济学家任泽平所说,我国已经进入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净流入超60万人,山东半岛、中原、哈长、京津冀城市群年均人口净流出超10万人。除四大一线城市外,大部分二线城市落户政策放宽,就业机会、医疗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吸引着毕业生们在大城市安家,同时不少三四线城市如鹤岗、玉门、抚顺人口流出,按照“房地产长期看人口”这个思路,未来像“鹤岗”那样几万元就可以买下一套房的城市,可能越来越多。

随着这几年调控的深入,不少房价虚高的城市迎来了回调,如廊坊的房价相比年的高位跌幅超过30%,房价泡沫被挤出后,部分城市房价跌幅突破底线。

未来几年随着楼市调控力度的加强,三个“下限”的突破,两类人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一是无房刚需。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是被支持的,随着因城施策的深入,不少城市对刚需和多套房者区别对待,如刚需首套房首付三成,利率也比较低,而买第2套房首付提高、利率也提高,因此对于刚需无房家庭来说,用好自己的首套房名额十分重要。

虽然不必担心房价大涨,但是一套房花费不菲,无房刚需家庭对买房的地段应当保持谨慎态度,房价无脑上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分化格局会更加明显,想在偏远城市、收缩型城市、老家县城买房,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二是投资客和炒房者。在各项政策的影响下,想通过炒房实现暴富是高风险行为。房地产业内人士冯仑认为,只有房价涨幅超过9%,买房投资才有收益。而在刚过去的年,不少城市低于这个涨幅。在热点城市买下一套房,就得面临2~5年不等的限售时间。“通过税收消除炒房暴利”,已被多位学者提及,房地产税也处于积极稳妥推进的阶段。到各项税费落实的时候,炒房者再慌忙离场或许已经晚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稳房价无招可用国家智囊提出4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