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个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听到房价崩盘的消息,而这么多年来,他却涨了很多倍?
第一,房价现状
说起现在的房价,很多人都会觉得泡沫很大,价格太高,早晚要崩盘。
我再说一下我的观点。如果你要说我们波澜壮阔的房地产时代,全面的暴涨结束了,这个基本上是共识。
再想靠着房地产成为巨富,几年内翻身,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就想长期买个房子保值增值,这没有问题。
而如果你说,房地产要崩盘了,核心的房产都要开始暴跌了,这个想多了。还没到那个时候,美国都没到那个时候。
你如果去看软件上的那些房价,有的时候他会向你显示比最高点的时候跌了多少,但是在最高点的时候,其实成交量并没有多少,比起别的资产,其实房价基本就没有像样的跌过。
前两天有人跟我抬杠,说我太年轻了,没有经历过08年深圳房价的下跌。那个时候一线房产都在下跌。
这些东西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如果一个东西涨了两倍,三倍回调了10%,20%,你告诉我这就算是下跌暴跌,那就没法说了。
就像是比特币,从最初几分钱到现在的几十万,前两天跌到十几万,然后有人说这个泡沫破灭了,你是不是在搞笑呢?骗自己有啥意思?
你觉得房子贵,肯定是觉得大中城市的核心房子贵。偏远的住房其实不贵,鹤岗和玉门的房子便宜,但你不想要,你想要京沪内环的房子,大家都想要,他一定就贵。
你只准备了一桌饭,来了十桌人,剩下九桌人就没饭吃。这是常识,是个成年人,你就得接受,靠情绪,靠骂,有什么用?
至于为什么价高者得,为什么有钱人有房子,我说过了,这是为了经济效率,为了把蛋糕做大,靠别的分配方式,大概率灵刀的亲戚把房子弄走,我也已经详细地论述过,不服就拉倒。
第二,泡沫和新闻总是吸引眼球。
为什么在大家的记忆中,总是泡沫破灭,房价大跌,上涨总是记不住呢?
因为人们总是对那种吸引眼球的突发事件特别感兴趣,就像是你在头条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标题党,你天天报道缓慢的上涨,那人们早就审美疲劳了。
就像前两天那个什么高质量男人,个那是个什么玩意儿?没有一句人话,打扮搞笑要死,但他就是极端,就是博人眼球,然后就来收韭菜,其实就是个外汇喊单的,我以前跟这种人打交道多了,屁本事没有。
过话说回来,你中规中矩,穿个白衬衣,念一堆稿子,你看有人搭理你没?
房价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我说过,自二战以后,长期的和平让土地成为了人们的信用白腹载体。土地会随着我们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城市化人口的聚集,缓慢的增长,一年7%年,十年就是一番。你想是不是这个情况,平时不注意过几年回头一看,我的天,房价怎么这么高。
媒体最喜欢的是什么?突发事件,吸引眼球,利用人们的情绪,不管对错,至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一波热热闹过去之后,新闻又会把老闻代替,周而复始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零八年的金融危机,房价暴跌。全世界都知道。但是现在美国的房价早已经超过了那个时候还创下新高,去年的增幅还吓死人。这个事儿知道的人多不多?
聪明的人不要被这些东西干扰了。我还是那句话,我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让别人喜欢,我只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做个记录,促进自己学习。
无意跟任何人争辩,有意见就拉黑我,我也会拉黑你,看着难受就别打交道。
第三,中国房价坚挺的理由。
那支持中国房价上涨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说白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增长。我们的经济也许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前些年那么快了,外部的环境,内部的压力都很大,但是比起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我们做的还是不错的。
我们有不错的受教育人口,不错的基础设施,不错的民族文化,东亚地区的人喜欢积累。吃苦肯干,踏实劳作。不是那种寅吃卯粮,不顾未来的人。这种文化,这种富裕的文化,深深的印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中。
我们的经济发展空间实际上还很大,人均收入还很低。有一些硬杠杠要过,有一些硬骨头要啃。
还有就是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在继续。还有很多人要进城,不光是由农村进到城里,还有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全世界现在都面临着资本过剩而资产稀缺的问题。大家手里都有钱,都想买点东西,投点儿东西,但是呢,却不知道该投什么。好的技术就那么多,好的资源就那么多,好的资产就那么多。你告诉我,你有钱,准备买点什么?
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了,除了大规模的战乱,大规模的人口离开,其他并没有特别好的理由,会威胁到我们的房价。
至于盼着这些事儿的人,我还是那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你跟我基本上是那个万骨,要跟数学作对,大量的财富,并没有更好的保值增值的手段。
推荐下面链接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房地产,北大徐远教授向你娓娓道来投资的底层逻辑,澄清一些关于投资和房地产底层的谬误。帮你了解投资与房价的底层逻辑,获得长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