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有这样一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塞外的辽阔和凄凉,而这里的塞外说的就是玉门。玉门位处于甘肃省酒泉市,一共有1.35万平方公里,处于河西走廊的西部,以石油资源闻名世界。在当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这里的资源为战争提供了帮助,对中国的成立也是有影响的。也正是凭借着天然的石油资源,玉门逐渐成为一座发达城市,没有了王之涣诗中房那般萧条。不过,这也已经是过去了。玉门似乎只是经历了一大起,现在的玉门已经大落了,恐怕再难起来的。
现在的玉门,与其说它是石油之城,不如说它是鬼城更加贴切。现在的玉门已经不能靠着石油而闻名了,毕竟石油这种资源再生能力极弱,一旦资源枯竭,石油之城也只是曾经的名称了。正是因为以前依赖着石油不断发展,玉门的房地产同样也是“见风使舵”,各处兴建商品房,等到玉门衰落了之后,当地的房地产已经是一幅“不堪入目”的景象了。现在的玉门有很严重的房产过剩问题,遍地都是房子,但就是没人买,房价一跌再跌,现在的房子已经低到八十元一套了,甚至还有更低的,即便是这样,房子照样是无人问津的。要是给我国的鬼城排名,玉门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了
要说起曾经的石油之城一下子沦为第一大鬼城的原因,这不禁会让人唏嘘不已。玉门应该可以说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一开始的玉门在石油开采之后就逐渐发展起来了,房地产也就顺势开始大力发展,那时候也是玉门房地产的鼎盛时期。但是等到石油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之后,玉门的经济就开始衰落了,经济上不去,房地产同样也就开始萧条了。因为石油资源不再那么充裕了,曾经只靠着石油撑起来的玉门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除了脱离石油转型,玉门很难再有出路。
当然,几乎每一个鬼城的形成都会和人口流失脱不了干系,玉门也不例外。现在玉门的人口一直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因为经济一直没有发展,所以人口就在大量流失,年轻的劳动力纷纷“出逃”,玉门的人口多是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甚至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走在玉门空旷的街道上,脚下的人行道上长满了杂草。这里的房屋大都具有很强的年代感:土黄色或棕红色的砖石墙壁,红色的大字名称,紧闭的卷帘门和上锁的铁门。这就是玉门的现状,房子大量空置,即便是几十元一平也是无人问津,主要还是因为无人。
我国鬼城的问题现在已经愈发严重的,像玉门这样的城市不止一个,甚至可能都有比玉门现状更差的,这样的问题应该被正视,无论是调整房价还是房地产的结构,鬼城的存在总会是房地产不合理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