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对明月情有独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忧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独酌等等,甚至他的小儿子也叫“明月奴”。由此可见,他对明月有着独特的情怀。而下面我们要品读他的边塞诗,也与明月有关,首句就是写明月的千古名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李白这首边塞诗,先写边塞风光,然后由古今征战,过渡到征夫的思归与思妇的哀愁与相思,借以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思索。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一上来就写“明月”,然后再交代地点。两句诗,写从天山升起的一轮明月,在苍茫云海间穿行着。“天山”明月,点明地点为边塞,为一两句写边塞作下伏笔。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此句承接上两句。诗人写浩荡的长风翻越几万里,吹到将士戍守的玉门关。运用“几万里”这一夸张笔调,为诗文的最后四句征夫和思妇的相思之苦作下铺垫。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上四句边塞风光的描写转到写古今战争。两句诗,写当年刘邦所率领的汉兵直指白登道,而今吐蕃窥视青海这片大好河山。进而,感慨“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出征的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所以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之说。
最后四句诗,写戍守士兵远望边塞景色,思归家乡使满面愁容。而思妇亦登高楼,哀叹何时才能见到远方的丈夫。相隔“几万里”的两头,一边是征夫,一边是思妇,他们彼此苦苦思念着。
李白这首《关山月》,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即间、关、湾、还、颜押韵,使诗文回环往复,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品读完李白笔下的边塞诗,对于写明月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你认为,是否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