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唐代的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各选一首写边塞荒凉的七言绝句,你认为会是哪几首诗呢?
张敬忠《边词》、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周朴的《塞上曲》,它们的情调、意境就像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便是长安花落时。
(唐)张敬忠《边词》
{赏析}
柳色向来是春光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和身影。抓住“二月垂柳未挂丝”这个典型景象,便非常简括而形象地显示出边塞春迟的特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著名的“旗亭画壁”典故
盛唐时期,流行唱七言绝句。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三人当时齐名,很难分出高低。有一天,三个人同去喝酒,决定去观察这些歌女,看她们唱谁的歌多。结果王昌龄、高适的诗,都被歌女唱了。当时王之涣就很着急,他指着歌女中长得最漂亮的,说:“如果她不唱我的诗,我就拜你们为老师了。”最后最漂亮的歌女唱得就是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赏析}
写景就只有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的苍凉。
由月光联想到冰霜的,还有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远戍思乡,是边塞征戍之作最常见的主题。但在不同的时代,却显示出不同的情调意境。盛唐边塞诗尽管也写乡思边愁,但其中大都贯注着一种阔大雄浑之气。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
李益的七言绝句,前人多赞其可与王昌龄、李白媲美。从艺术风貌上看,似乎更近于李白之自然俊爽。像这首诗,就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尽管亦写夜闻笛而起故园情,但诗中却荡漾着盎然的春意;而李益此诗,却透出凄清的寒意,这是受整个时代氛围的影响。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唐)周朴《塞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