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房价这么贵,和普通人有关系吗?普通人能买得起吗?说实话,最贵的房子和普通人没关系
不过注意,这里的房子肯定指的是大中城市比较好地段的房子,其实有很多地方的房子不贵的,比如鹤岗,比如玉门,只是那儿的房子,你不想要。这个没意见吧?你想要的是二线以上甚至强二线以上,一线城市核心区的那种房子。这个大家都想要的。
为什么这种房子和我们的工资就没关系了呢?
第一,资源很稀缺
首先就是资源是稀缺的,还是那句话,买房子买的不是那个砖瓦沙石,而是底下的那个土地。土地值钱的原因就在于土地位置离各种资源都比较近。离得近就能省下时间。
而时间就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分享到这些资源。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个湖,就在你的楼下,你下楼就可以享受到它的新鲜空气,这个时候你就愿意花钱买这套房子。
如果这个湖离你家十几公里,你还得开车,找停车的地方,折腾一圈再去,那你就不愿意再买这个房子了,你根本就没分享上这个湖的好处。
在一个城市里面,像这种优质的资源,环境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交通资源都是有限的。这是常识,总要有一个分配机制。
最好的办法我之前已经写过了,现在看就是市场分配,价格分配可以打破人跟人之间的身份限制。而不再需要行政身份分配,你是什么出身,你家的户口是什么性质,你爹是干啥的,你家有几个工人,你家是什么级别这种?
这种分配会导致大量的寻租,灵刀亲戚把好东西都弄走了,而且不利于资源的创造,大家的时间都去找灵刀送礼排队去了,没人干活儿了,这个我相信只要是成年人,应该都懂,在我们18岁成年的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一不完美,二不美好
资源只要稀缺,那就是价高者得。也就是说房子不是最低水平决定的,也不是平均水平决定的,它是由收入较高甚至最高的一部分来决定的。这个贵就有贵的道理了。
你承认也得承认,不承认也得承认,这个世界是服从二八分布的。少部分人拿走了多数的资源,然后用这些资源去搞更大的投资,这个世界才能获得技术的进步,管理的进步,财富的突破,钱聚财聚,钱散财破,不服忍着。
第二,土地是资产
注意,土地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是一种资产,资产就是可以一直放着,不会折旧,放三年和不放一样。
这种东西的特点是越贵越有人买,越便宜越没人买。以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时候,你听过有人倒牛奶,你听过有人倒可乐,没听过人去拆房子。
资产的不变属性,代表着一种稳定,而如果一个人很稳定,一个人说话算数,大家就会相信她,而如果土地也具有这种性质,人们就会相信土地,久而久之,土地的价值就会越来越高。注意,我指的是那个土地位置的坐标经纬位置,而不是说任何土地都值钱。
第三,权利与载体
土地的本质实际上是代表某种权利和资源的载体。也就是说你买的是稀缺资源,买的是这个载体,而不是土地本身。
比如你买了这块土地,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老师对你进行的授课。医院的教授更近。可以享受到离地铁,离宽阔的马路更近,可以享受到离城内的优质的环境,资源更近。实际上你买的就是这种更近的权利,而他为你省下了时间。
有的人说我的时间并不值钱啊!这种人的脑子缺少一个弯儿,你的时间不值钱,但是高净值的人群,他们的时间之值钱,开会,拟制方案,推进任务,科学研发,更多时间创造更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反补到离他们最近的房子上。
同时,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制度的不断完善。现在我们交易房子比过去要方便很多,也安全很多。需要一个凭证就可以确保你在土地上的某种权利。
房子变成了资源和金融上的一个载体。这个时候的房子变成了一个优质的金融抵押品,独一无二,快速交易,信用很高。
你现在有一个事实,就是很多城市那种高的离谱的房子,特别是大房子。特别漂亮的房子,实际上已经和住宅的性质完全没有关系了,他就不是用来住的,真的住起来慎得慌,只是一个金融抵押品,方便计价,方便认领。
比如某个人拥有这个房子,他可能就需要用这个房子倒手一下,做一个信用抵押。让钱流动起来,帮公司渡过难关或者融资。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凭什么要用房子做这些事情,我们打掉他的金融属性不行吗?金融属性是天生的,不是你想打掉就可以打掉的。也不是能够长期压的住的。他的本质不是某种管制,也不是你认为或者不认为,他是每个人的人心。
因为大家太喜欢他了,所以他就有信用,因为他有信用,可以用于金融操作,可以用于借钱还钱。我还是那句话,等你不再骂房地产的时候,等你根本就不关心他的时候,等你都不回复别人的时候,他也就该下来了,要怪就怪自己太想要了
对了,关于为什么价高者得是比较有效率的方式,我已经写过了,没必要再争议了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下面链接的这门课程,北大的徐媛远老师娓娓道来,不仅有房地产,还有各种投资种类品种,向你介绍投资的底层逻辑,房价的底层逻辑,澄清市场上流行的谬误,把握未来财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