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诗家天子王昌龄最著名的一首从军行,气势雄
TUhjnbcbe - 2025/2/17 9:44:00

唐诗中论及七绝的最高水平,当属李白和王昌龄。王昌龄出生早李白数十年,在李白未出世之前,已然颇有盛名。王昌龄尤其擅长七绝诗,唐朝七绝诗的基本成熟形式,正是王昌龄首先构架的。由于王昌龄七绝诗的盛名,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等。在王昌龄的七绝诗之中,又属边塞诗最为著名。

如下面这首《从军行·其四》,即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该诗全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青海湖的上空布满了黑压压的浮云,连绵千里,把雪山都遮暗了。在边塞的一座孤城上,(将士们)远远遥望玉门关。守边的将士们身披铠甲,身经百战,穿越莽莽黄沙。不击败进犯的敌兵,誓不返回故乡。

前面两句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荒凉却雄奇的边塞风光图景。在青海湖的上空,彼时是暗云重重,暗云连亘千里,把雪山也笼罩了。穿越绵长的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凉沙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而望,便是军事重地——玉门关。这幅广阔的边塞风光画卷,正是守边将士们生活和战斗的真实环境。

在历史上,唐朝西北方的强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而河西节度使的主要任务,即是隔断吐蕃和突厥的交通往来,保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常年发生战争,玉门关之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诗的前两句写景,蕴含着深刻的情感:首先是守边将士对于作战地形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家天子王昌龄最著名的一首从军行,气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