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诗境浅说之七言绝句
TUhjnbcbe - 2025/2/17 8:26:00

诗境浅说俞陛云

图片来源百度

送梁六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首句言送梁六之地。次句孤峰浮水,指君山而言。后二句言,洞庭乃龙女神灵之地,仙踪已渺,惟余湖水悠悠。与崔颢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意境相似。格调虽高,于送友无涉,张为初唐能手,当不作此宽泛之诗。友谊有深浅,诗意殆因洞庭秋望而作,兼及送友,犹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全首皆言荆江风景,惟末句始言送别此诗言烟波浩渺中,神仙既不可接,客帆亦天际遐遥。末句之悠悠凝望,即送别之心也。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凡作边词者,每言塞外春迟,而各人诗笔不同。此诗言时已二月,而柳条未泄春光,迨长河冰解,长安已处处飞花。极言气候之不齐,语颇质直。若王之涣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推为绝调,传遍旗亭。吴兆骞诗: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为《秋笳集》中第一。此二诗皆言绝域春寒,情词并美,突过前人。然张诗自有初唐质朴之气。

春日思归

王翰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诗言客中春色,已杏柳争妍。而耽误年光,欲归不得。遥想若耶溪畔,当有搴芳女伴,向绿波春水,争荡轻舟。绮绪乡愁,一时并集矣。明人诗:不待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不知今夜秦淮水,绿到扬州第儿桥。同是春日怀归,同于第三句擅胜。唐初诗与后贤相较,此类甚多,时代文质之分也。

凉州

王翰

蒲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言强胡压境,杖策从军,判决生死之锋,悬于顶上,何不及时为乐。檀柱拨伊凉之调,玉杯盛琥珀之光,拼取今宵沉醉。君莫笑其放浪形骸,战场高卧,但观白草萦骨,黄沙敛魂,能玉关生人者,古来有几人耶?唐人出塞诗,如归马营空,春闺梦断,已满纸哀音。此于百死中,姑纵片时之乐,语尤沉痛。

结袜子

李白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如鸿毛。

乐府盛于汉魏,沿及江左,西曲南弄,古意寝微。太白此作,悲壮挺崛,犹有乐府遗风。首二句用荆高专诸事。后二句言,生命重于泰山,不轻为人许,感君恩重,愿为知已用,遂一掷等于鸿毛。声情抗健,可作游侠传赞语。

长门怨

李白

桂殿长愁不计春,黄金四壁起秋尘。

夜悬明镜秋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首二句桂殿秋与春对举者,言含愁独处,但见秋之萧瑟。不知有春之怡畅也。次句言四面黄金涂壁,华贵极矣,而流尘污满,则华贵于我何预。只益悲耳。后二句言月镜秋悬,照彻几家欢乐。一至寂寂长门。便成独照,不言怨而怨可知矣。

越中怀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鷓鸪飞。

咏勾践平吴事,振笔疾书,其异于平铺直叙者。以真有古茂之致,且末句以“惟有”二字,力绾全篇,诗格尤高。前三句言平吴归后。越王固粉黛三千。宫花春满,战士亦功成解甲,昼锦荣归。曾几何时,而霸业烟消。所余者惟三两鹧鸪,飞鸣原野,与夕阳相映耳。彼前胥后种,悲其往事,犹怒涌江潮,果何为耶?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行之作伙矣,莫不有南浦销魂之意。太白与襄阳,皆一代才人,而兼密友,其送行宜累笺不尽。乃此诗首二句,仅言自武昌至扬州。后二句叙别意,言天末孤帆,江流无际,止寥寥十四字,似无甚深意者。盖此诗作于别后,饔阳此行,江程迢递。太白临江送别,直望至帆影向空而尽,惟见浩荡江流,接天无际,尚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曹子建所谓“爱至望苦深”也

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舂宵人静,闻笛韵悠扬,已引人幽绪。及聆其曲调,为阳关折柳,不禁黯然动乡国之思。营柳依依送客,为唱阳关三叠。翠袖支颐,红牙按拍,觉怨入落花。当其境者,固辄唤奈何;闻其声者,亦不胜离思也。释贯休《闻笛)诗云:霜月夜徘徊,楼中羌笛催。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同是风前闻笛,太白诗有磊落之气,贯休诗得蕴藉之神。大家名家之别,正在虚处会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以秋宵之残月,映青峭之峨眉,江上停桡。风景幽绝。无奈轻舟夜发。东下巴渝,回看斜月沉山思君不见,好山隔面,等于良友分襟也。咏峨眉山月之诗,如:青衣江上水溶溶,隔岸遥闻戒夜钟。间倚竹床听梵放,月华刚到第三峰。神韵悠然,王渔洋最赏心者。峨眉山在汉嘉之青衣江畔,即李诗之青溪。陆放翁《望峨眉》诗:白云堕我前,心目久荡漾。诗人之眷恋名山,有如是者

横江词

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横江词,即子夜歌之类。美人香草,皆词客之言。诗谓在横江馆前,送郎远役。正清泪盈怀之津吏来报,东望海天云起,将有疾风。如此险风波,郎将焉往?语云:公毋渡河,公竞渡河。为郎诵之。诗固代女郎致殷勤临别之词,而诗外言,喻名利驰逐之地,人哄而路不平。人情险蠟,于连云蜀栈,亦如涉江者,犯风浪而进舟。太白寄慨深矣。

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渎之水,惟蜀江最为迅急。以万山紧束,地复高,江水若建瓴而下,舟行者帆櫓不施,疾于鸟。自来诗家,无专咏之者,惟太白此作,足以之。诵其诗,若身在三峡舟中,峰峦城郭,皆掠飞驰。诗笔亦一气奔放,如轻舟直下。惟蜀道诗咏猿啼,李诗亦言两岸猿声。今之蜀江,猿声绝闻猱猥皆在深山,不在江畔。盖今昔之不同也。

与贾舍人至泛洞庭

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楚江怀古者,湘君最艳称往史,词客每以入咏。此诗写景皆空灵之笔,吊湘君亦幽邈之思,可行象外矣。诗与贾舍人至,同游而作。舍人亦有《与李十二泛洞庭》诗云: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远近,白云明月吊湘娥,人谓其末句,翻太白案。沈归愚云:白云明月是李诗之不知何处,未尝翻案。沈说诚然。但李贾皆唐代名手,长沙怀古,凡屈宋之余韵,贾傅之净尘,皆堪追慕,何以二人必同咏湘灵,格调亦相似,岂同舟挥翰,各不相谋,而所见略同耶?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大江自岷山来,,与金沙江合,风舞龙飞。东

荆楚,至天门稍折而北。山势中分,江流益纵,遥见一白帆痕,远在夕阳明处。此诗赋天门山,宛然楚江风景。前录《下江陵》诗,宛然蜀江风景。手固无浅语也。

陌上赠美人

李白

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当紫陌春浓之际,策骏马而过,适道左有五云车过,误拂鞭丝。乃车中美人,不生薄愠,翻致微辞,谓遥看一角红楼,即妾家住处。若谓门前垂柳何妨暂系青骢。与崔颢《长干曲》之妾住在横塘萍絮偶逢,即示以香巢所在,其慧眼识人耶?抑人托兴耶?以青莲之豪迈,而作此侧艳之词,殆昌黎之玉钗银烛,未免有情也。

听流人水调子

王哥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肠收与泪痕深。

首二句言夜寒淡,枫叶萧森,正客心孤迥之

时,听流人歌水调,境殊凄异。后二句运以深湛之思,谓断肠人之深悲,不啻将千万重之雨,一一收与泪痕,其悲宁可量耶?后主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量愁,泪痕收雨皆以透纸之力写之。

梁苑

王昌龄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自昔名藩好士,东箭南金,妙一时之选。如河间献王之筑君子馆,惟梁苑多才,差堪方美。当日邹枚上客,席月横琴,抽毫咏雪,望之何异二。乃人事代谢,非特平台宾佐,无复谁怜,即梁王之舆服旌旗,贵拟天子,谁更于悲风秋竹之场,欷數凭吊耶?

送别魏二

王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湘山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诗尚有《卢溪别人》云: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二诗虽送友所往之地,楚蜀不同,而以江上

月,愁听猿声,写别后之情,其意景皆同。以诗论,则送魏二诗,末句用摇曳之笔,余韵较长。卢溪诗末句,用转折之笔,诗境较曲也。

长信秋词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秋词凡三首,其第一首云:重笼下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第二首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皆意嫌说尽,不若此首之凄婉也。首二句言,所执者洒扫奉帚之役,所共者秋风将捐之扇,其深宮摒弃可知。后二句言,空负倾城玉貌,正如古诗所谓“时薄朱颜,谁发皓齿”,尚不及日暮飞鸦,犹得带昭阳日影,借余暖以辉其羽毛。渊明

赋闲情云:愿在发而为泽,愿在履而为丝。夫泽与丝安知情爱,犹空际寒鸦安知恩宠、以多情之人,而及无情之物,设想愈痴,其心愈悲矣。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静夜花香四发,明月东升,正待卷上珠帘,鼓云和一曲,乃于月影中凝望昭阳,远在朦胧树色间。昭阳为宸游所在,仅于烟霭中遥瞻宫殿,则身之隔绝可知。冷抱云和,更谁顾曲耶?

西宫秋怨

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首句谓初日芙蓉,不及新妆之丽。言其色之

艳也。次句谓微风水殿,拂珠翠而生香。言其服之华也。三句言芳序匆匆,已抛团扇。见独处之经时。四句言今正月华如水,大好秋光,君王未必果来,犹劳凝望。春花秋月,皆入怨词。古诗云:引领遥蹄,徙倚怀感伤。可为西宫诵之。

从军行四首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烽火防秋,戍楼危坐,在海风浩荡中,方携羌笛一枝,黄昏独奏。忽忆及闺中少妇,此时正万里怀人,顿觉夜月关山,乡情无际。诗之佳处,在末句“无那”二字,用提笔以结全篇,海风山月,都化绮愁矣。

其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首二句乃逆挽法。青海云低,雪山天暗,其地已在玉门关外。次句所谓遥望者,乃从青海回望孤城,见去国之远也。后二句谓确斗无前,黄沙百战,虽金甲都穿,誓不与骄虏共戴三光。胜概英风,可谓烈土矣。东坡《赠张继愿》诗: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前古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雄健与此诗相似。

殿前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此诗言宫廷之欢乐,以见一人之向隅、正露桃花发,春光秾美之辰,未央前殿,至夜月已高、尚酣歌恒舞,穆大子黄竹歌之方年为乐,无以过之。后二句言,歌舞者为平阳新进之人,乃因帘外春寒,竟拜锦袍之特赐。而己则翠袖天寒,熏笼独倚,古乐府所谓无复相关意也。此诗与西宫怨诗,皆为颦

眉深坐者,曲写其悱恻之思。

青楼曲二首

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此诗欲咏长安费人,而从旁观之小妇眼中写出,如睹侍从仪卫之煊赫,篇法警动。犹少陵之《佳人》篇,欲咏乱后之烦忧,从佳人口中叙出也。诗吉天子宿长杨宫、旌旗十万.翊卫森严。其扈从之官,少年气盛,服饰都丽。道左之青楼少妇,方鸣筝闲坐,遥见软绣天街中,香尘骤起,有跨白马金鞍者,飞驰而去。楼中小妇之感想,马上郎君之贵宠,皆于言外见之。

其二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帝城春暖,杨花满路之时,有朱门少妇,妆罢登楼,见垂杨驰道中,云屯千骑,拥金章紫绶而来者,即儿家夫婿,新锡侯封,退朝归第,不觉喜动蛾眉矣。此诗与《闺怨》诗,同出一手,《闺怨》诗言妆罢登楼,见陌头柳色,悔觅封侯。此诗言妆罢登楼,见杨花驰道中,朝回夫婿,竞拜通侯。二诗适成翻案。以诗境论,则《闺怨》诗情思尤佳。李玉溪诗“千骑君翻在上头”,乃用古诗之“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此诗第三句,殆亦本此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懶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少陵诗雄视有唐,本不以绝句擅名,而绝句不事藻饰,有幅巾独步之概。此二诗在江畔行吟,不问花之有主无主,逢花便看。黄师塔畔,评量深浅之红;黄四娘家,遍赏万千之朵。人既闲雅,故诗自有闲雅之致

和严郑公军城早秋

杜甫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严武镇蜀,与少陵相知最深。严亦能诗者,与之酬唱,当是经意之作。首句言牙旌风动,写早秋之景色也。次句玉帐分弓,言军城之兵略也。后二句承第二句言,云开滴博,已归亭障之中;雪满蓬婆,更夺康輏之隘。西南建绩,等于裴岑之天山纪功。二句作对语,笔力雄厚,乃少陵之本色。

解闷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令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

以少陵交游之广,而排闷诗中,独数襄阳其

怀李白,则称其清新俊逸:其怀襄阳,则称月句句堪传,非但交情之厚,还深佩其才。故其第三句云即今耆旧中,如襄阳者已不可得、若论新诗,如其句句堪传者。更属绝无矣。寂寥谁语,且向溪头垂钓,得缩项鳊鱼,姑谋一醉,即其解闷之事也。

戏为绝句

杜甫

才力应难跨数公,只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此少陵论诗绝句也。已之能力所及,并世之作手,以及诗境之浅深,皆寓于四句之内。首句谓己之才力,虽当仁不让,而未能跨越数公之上。数公者不知何指,其太白、右丞、襄阳诸人乎?次句谓已固力有未逮,盱衡当世,余子落落,谁足当出群之雄?后二句紧接次句,谓今之作者,文采华赡,若翡翠戏于兰苕之上,或有其人;但精美有之,而广大不足,若论才力雄伟,若掣长鲸于碧海中者,殆无其人。慨出群才之难得也。韩昌黎诗:赤手拔鲸牙,举杓酌天浆。谓诗人思想之高深,其深处如入沧海而拔鯨牙,其髙处如举北斗而酌天浆。有此才力,方可雄视一代。少陵故有才难之叹也。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少陵为诗家泰斗,人无闲言,而皆谓其不长于七绝。今观此诗,余味深长,神韵独绝,虽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刘禹锡之潮打空城,群推绝唱者、不能过是。诗谓天宝盛时,龟年以供奉之余,为朱门宾客,见其迹者,在岐王大宅,闻其声者,在崔九高堂,其声名洋溢乎长安、乃兵火余生,飘零江左。当日丁歌甲舞,曾醉昆仑,此时铁板铜琶,重游南部,其遭遇之枯菀顿殊。而已亦芒鞋赴蜀、雪涕收京,饱经离乱,今值落花时节,握手重逢,江潭之凄怆可知矣、此诗以多少盛衰之感,千万语无从说起,皆于“又逢君”三字之中,蕴无穷酸泪,可知杜集中绝句无多者,乃不为也,非不能也。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绝句以不说尽为佳。此诗三四句,将第二句何事凄然之意说尽,而亦耐人寻味。三句因除夜而怅故乡之不能团聚,或谓故乡亲友,在千里外思我,意尤婉挚。四句因元旦,而有去日苦多,来日少之感,语似说尽,而意仍不尽。若岑嘉州《在玉关寄长安主簿》诗云: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亦是因除夜感怀,而兼忆友也。高诗后二句,以流水对句作收笔尤为自然。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诗言当修楔良辰,杨枝过雨,风日晴美,思寻访故人。由渡头自荡小舟,沿溪而往,遥见桃花深处人家,即故人住屋。溪流一碧,直到门前,可谓如此家居俨若仙矣。万首绝句中,录常建二诗。其《送宇文》云:

花映垂杨汉水凊,微风林里一枝横。

只今江北还如此,愁煞江南离别情。

虽用转笔,以江南江北,相映生情,不及此诗得天然韵致。

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天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骁。

首二句言天山当五月之时,黄沙烈日,绝少行人,判官独一骑西驰,迅于飞鸟。其豪健气概,不让王尊叱驭。后二句言,所赴行营、远在太白之西,想其在军幕内,闻角声悲奏,正胡天破晓之时·诗意止此,而绝域之军声,思家之远念、自在言外绝句中意义神韵音节,各有所长。此诗用仄韵,故音节弥觉高亮。髙达夫《营州歌》云: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写塞外情状,诗用仄韵,其音节亦殊抗健。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凡塞外行役者,多言恋阙思家之意。李陵所谓胡笳夜动,牧马悲鸣,皆足助人忉怛”也。此诗但言沙碛苍茫,而回首中原,自有孤客投荒之感。首二句言策骑西来,已月圆两度,而长征未已,几欲至天尽处。后二句申足上意,言此去宵枕抱鞍,料无宿处,则碛中黄云白草外,绝无人迹可知矣

赴北庭度陇思家

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诗言两去轮台,距家万里,明知音书不达,欲催促而无从,适见陇山鹦鹉,姑设想能言之鸟,传语家人。沈归愚谓其心曲而苦,盖极写无聊之思也。往昔邮筒多阻,驿使稀逢,如“紫燕西来欲寄书”、“阆苑有书多附鹤”、“喜鹊随函到绿萝”等句,皆托想灵禽,冀传尺素不仅河鱼天雁,为两地离人,达相思于万一也。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当秾春花好之时,家人携手,良友寻芳,美景良辰,当日匆匆过却。迨情随事迁,旧地经过,春花仍发,每以之兴怀。此意后人袭用者多,嘉州实为绝唱。姚惜抱诗:昔年同种阶前树,今日花开掩泪看。虽不外岑诗之意,而诵之凄婉欲绝。

封大夫破播仙凯歌

岑参

日暮辕门鼓角鸣,千群而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嘉州边塞诗,向推独步。上二句言辕门吹角,生缚降蕃,记破播仙之功也。后用对句收束,鱼海龙堆,词采壮丽,与少陵之《军城早秋》诗格调相似,皆极沉雄之致。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唐人送友诗多矣。此诗直抒胸臆。初无深曲之思,而恋别情多,溢于楮墨。诗言当霁雪严风之际,赴吴山楚水之遥,明知酒入愁肠,强为笑语。但明口挂帆,谁伴漫漫长路;今朝把臂,尚同娓娓清谈。且尽十觞,胜于别后干行书札也。后二句,与王右丞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词意极相似。平子言愁,文通恨别,令古同怀。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诗言上人兰若所在,托地既高,境复幽静。首句言寂寂禅房,但见僧衣拄壁。状室中之静也,次句言窗外足音不到,时有溪鸟飞鸣,等忘机之鸥鹭。状室外之静也。后二句言黄昏出寺,将下半山,仰望兰若,已幕云回合,惟远听钟声,出翠微深处。状寺之高也。凡涉胜境者,身在其中,若与之相忘,及回首名山,如玉井樊桐之在上界。李白《下终南山》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与此诗同意。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白云深处亦沾衣。

诗就山居所见,举以告客。若谓君勿讶云气濛濛,天阴欲丽,急欲下山;此间纵晴霁,亦云气沾衣,长日与烟云为伴,非关山雨欲来。城市中人,所稀见也。凡游名山者,每遇云起,咫尺外不辨途径,襟袖尽湿,知此诗写山景之确。

春行寄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五绝中,如王右丞之《鸟鸣涧》诗,《辛夷坞》诗,言月下鸟鸣,涧边花落,皆不涉人事,传神弦外。七绝中此诗亦然。首二句言,城下之萋萋草满,城外之流水东西,皆天然之致。后二句音,路转春山,屐齿不到,一任鸟啼花落,送尽春光。诗题标以“春行寄兴”,殆万物静观皆自得也。若元微之见桃花自落,感连昌之故宫,刘长卿因啼鸟空闻,叹六朝之如梦,同是花落鸟啼,寓多少兴亡之感。此作不落形气之中,忘怀欣戚矣。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境浅说之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