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李红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部署启动以来,甘肃省玉门市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党史学习、特管人群教育帮扶、普法宣传、法律服务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五个方面下足功夫,“五力”齐发切实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出实效。
党史学习提“内力”。严格做好“规定动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严要求开展党史学习。通过讲党课、交流学史学习感悟、参观铁人纪念馆、劳模顾天祥故居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党史视频或红色电影,学习英烈先进事迹,提升党性修养,激发学党史、干实事动力。
社矫安帮增“定力”。采取“五个一”工作制度,通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发放一套书、社区矫正对象签订一份保证书、干警定期开展一次走访、进行一次谈心谈话、为其办一件实事。集中对社矫对象进行电气焊等技能培训,帮助培养一技之长,提升社矫对象“造血”能力。走访特殊人群,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累计开展特殊人群走访余人次,掌握其思想动态及生活状况,促进特殊人群敞开心扉与干警交流真实想法,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普法宣传添“活力”。开展“全民反电信诈骗”普法宣传活动,运用官方“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宣传反电信诈骗防骗识骗技巧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反电信诈骗防范意识。深入农户庭院家中、田间地头发放普法相关资料、开展法治宣传,解读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点对点”法治宣传活动,践行送法下乡助春耕,为民办实事活动,增强普法效果。
法律服务优“能力”。不断优化窗口服务,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窗口推行微笑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承诺服务、上门服务等“五服务”工作模式,彻底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完善便民举措,连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走进一扇门、办理千万事”。加大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充分整合法律服务职能,多措并举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佳法治营商环境。全力做好“保姆式”服务,强化“出诊”服务等举措,送法进企业,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企业,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排查法律风险,提供法律建议,引导企业学法、守法、用法。
化解矛盾聚“合力”。发挥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更新完善全市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加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让群众“小事不出组(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难事不出镇”。至目前,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件,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率96.3。(玉门市司法局供稿)
来源:甘肃司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