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唐诗中认识的阳关和玉门关,它们的由来你知
TUhjnbcbe - 2025/1/3 19:56:00

玉门关和阳关,这两个重要的关隘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玉门关长城沿线是我们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这条沿线保存了汉代的建筑,比如防御设备和规模,交通形式和材料,对现代人们研究汉代文化提供很重要的线索。

玉门关在敦煌西北80千米处,这是古代中西交通的主要门户,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因和阗产玉,玉石从这里输入中原,所以名玉门关。现关城犹存,平面方形,用黄胶土夯土版筑而成。

面积约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现残余城墙尚高9.7米。开西、北两门。城堡的西、北两面都有万里长城遗迹。顺长城往西,每隔2郾5千米或5千米,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

这里曾陆续发现过汉简、晋碑、丝绸、麻布、粮食等古代遗物。玉门关南边还有一座阳关,也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口。关城现已被洪水冲毁,还残存宽四米的城垣,以及烽燧等遗迹,地面上有陶片、箭镞、古钱等物件。

玉门关和阳关从南北朝到唐代,经常在诗歌中出现。因这是通向塞外和西域的主要关门,诗人们常通过歌咏这两座关城来抒写绝域的遥远和塞外的荒凉。如王之涣的著名七绝《凉州词》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歌咏阳关的名诗,题为《送元二使安西》,诗仅四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将出使安西,必定经过阳关,所以诗人在渭城客舍为他送行,并劝他再多饮一杯酒,因为出了阳关,就是西域,那里就再没有老朋友了。这首诗写得情深意长,后来被谱成《阳关三叠》,成为古典名曲。

敦煌本身就是一座充满着神秘的城市,阳关和玉门关更是历史悠久,几千年前的战火纷飞,到现在的荒芜孤寂,这是岁月的变迁。站在戈壁滩上,追寻古人们举着胜利的旗帜,凯旋归来的号召声,呐喊声。这里充斥着烽火的味道,更充斥着现代人们对于历史的尊重。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诗中认识的阳关和玉门关,它们的由来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