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面对新时代下新使命,蔺振勇——这位在政法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兵”,自担任柳河镇政法委员以来,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结合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际,围绕治理有效方针,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力促工作“接地气”“解民意”,为维护一方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健全“基层党建+平安建设”工作模式,围绕一个中心一张网,完善镇村组三级责任体系,充分整合和调动镇村各方力量,五个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部成立了综治中心,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创新村民积分制管理自治品牌,结合村情实际,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修订完善《柳河镇村民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开展积分分享、积分兑换“两项活动”,并与评优树模、银行信用评定、政策待遇评定“三个挂钩”等方式拓宽积分结果运用渠道,成功破解了村民主体缺位、民主管理水平不高、村级组织号召力趋弱等问题,推动党建与基层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无缝隙、全覆盖。截止目前,五个村全部建立积分超市,村民积分平均达到分以上,积分兑换物品价值2万余元,兑现优惠政策26人次,推荐评定农商行白金信用等级15人,黄金信用等级22人,激励群众自觉规范行为、共建文明乡风,形成了崇尚模范、争做好事的良好氛围。
凝心聚力取得综治工作新突破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蔺振勇始终以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为民理念,依托镇综治中心,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实现群众信访、法律服务、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严格执行一窗受理,健全“中心吹哨、站所报到”“条块结合、多方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解决群众诉求。同时,镇村56名人民调解员全部担任网格员,严格落实网格员每日动态排查、村每周、镇半月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的工作措施,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激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统一受理、分类登记、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群众评价、定期回访”工作流程,以绩效评价倒逼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效率,建立起党委政府主导推动、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新格局。截至目前,柳河镇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0起,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
做实网格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以实战实用为导向,从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明确一切工作进网格的工作理念,实现党建、社会治理、为民服务多网融合。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全镇共划分38个网格,其中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5个、三级网格32个,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切实抓好日常管理,采取业务展示、以会代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网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网格内一旦有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处理并反馈情况进行上报,真正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网格员排查发现或上级交办的事项,区分不同责任主体并实行“扁平化操作”,形成“上下结合、各方联动、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的分层问题解决机制。鼓励全镇党员、老干部、乡贤、五老、志愿者等队伍参与社会治理,协助网格员工作,形成一格多元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网格员“反邪信息员”“政策宣传员”“文明引导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等作用,为实现基层“善治”打通“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镇74名专兼职网格员入户次,巡查次,重点人员走访余次,录入事件次。
实干担当消除社会隐患护平安
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始终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全力推行社区矫正、刑满释放等重点人群“一人一档、定期报到”制度,在册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无违法犯罪问题发生,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7月份专门召开枸杞采摘领工、用工人员会议,核查采摘人员余名,保证枸杞采摘期间务工人员人身安全。修订完善柳河镇村规民约“红十条”,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规引导群众行为,以良法促善治。利用各种节庆活动等有利时机,先后举办法治讲座9场次,进村入户召开农户学法会议10余场次,组织集中宣传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余份,接受群众咨询多人次,受教育群众达多人。坚持领导干部会前学法、普法考试等制度,坚持每周一干部例会、党委会会前学法,干部参加普法考试达到%;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律师咨询论证工作,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率达%。发挥镇综治中心作用,为全镇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营造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氛围。(刘丽莉)
来源:玉门市委政法委
原标题:《创新方法强治理实干担当护平安——记玉门市柳河镇党委政法委员蔺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