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当属于老幼皆知的作品,它以简明的语言塑造了一种高远空阔的意境,读来震撼人心。
但如此有才的王之涣却是一位被史书遗漏的诗人,许多书中对于王之涣的平生几乎没有记载,这或许因为王之涣不是有名的“专权人士”的缘故。
那么王之涣究竟生于何时,平生有什么样的经历……?这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一块石碑出土后,才有了答案。这块碑是唐人为王之涣所立,碑上刻有《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序》。根据碑文记载推算,王之涣大概出生于年,卒于年,享年55岁。
再来聊聊王之涣的生平:碑文中说王之涣出身于名门,从小就是聪明好学的主儿。由此可见,自身天赋再加优越的家庭条件,王之涣能穷经通典,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以说,古代几乎所有人的读书都是为了可以考取功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但王之涣却不一样,他并没有选择“应试”之路,而是直接利用了家庭优势谋取了一个职位,这也算是通过捷径走上了仕途;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富二代不愁找工作。不过王之涣可不是一般的富二代,他有才有能力。可惜在王之涣任职后,他的父母就双双去世了。
王之涣在35岁的时候还走过一次桃花运,当时有一个县令将自己18岁的女儿嫁给了王之涣。试想一下,王之涣若不是自身优秀,他能被县令看重?女子选夫婿,大都是奔着他的才情和能力去的,“大龄”王之涣能抱得美人归,足以证明他过人的才情。
官场历来都是最为险恶的地方,王之涣的仕途走得很是艰辛,被现实折腾得伤痕累累的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官名,从此过起了案牍难劳的生活。
王之涣在此期间应该创作了很多作品,可惜没有流传下来。据说王之涣去世以后,他的一位表弟在为他整理诗稿的过程中,不小心屋内失火,王之涣的诗作便不幸葬送于其中。这也是听说而已,并无考证,不过根据王之涣仅有的诗作来看,他平时应该是创作了不少作品,因为诗作颇具手法,其中功夫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练成的。
无论是诗作被烧毁,还是其他原因,总之,王之涣没能有更多的作品流传下来,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王之涣存世的诗只有六首,而在这其中,《凉州词》与《登鹳雀楼》是最受人们追捧的名作。
可以说,王之涣仅凭这两首诗便名扬天下,完全碾压有些作品数量“可观”的诗人。诗如其人,读王之涣的诗就是读他的性情与胸襟,这位在人们口中“富有侠气”的诗人的确受人敬仰。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主要描写作者登高望远的情景,前两句一句主远景,一句主近景,临摹出了一幅气势滂沱的画面,祖国大好河山的一角从此得以饱赏;后两句是有名的流水对(诗巷在对联课程中也将其作为实例讲解过)。前后句之间构成严谨的逻辑关系,其中将虚词与实词相结合,完美地诠释出诗意,既可以很自然地与前面内容融合,为本诗服务,更可以成为单独的哲理之言。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这首与王翰的《凉州词》是诗坛上最为著名的写凉州的作品;二者共同点是皆有空旷大气之势,不同点是翰的《凉州词》别见“悲壮”,王之涣的这首则更见“苍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作者思维开阔,勾勒出的画面富有立体感,将凉州特有的风貌呈现在笔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呈流水状。诗句语气中包含几分幽怨,边疆战士们艰苦的生活处境和内心的思乡之情皆被体现无余,真是发人深思,动人愁肠;这羌笛一吹,就吹成了千古名句,每次读这两句诗,都会被其中的意境与韵味所打动。
这两首诗将王之涣推上了诗坛的重要位置,作者因此而扬名千古;纵然被史书遗漏,但是作品让我们认识并记住了这位气质不凡的诗人,在此留下无数个“仰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