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也称微型课或模拟课堂,是教师招考面试中的一种形式。试讲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口语、形体语言和各种教学技能与组织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试讲可以非常直观地考察考生专业素质和文化理论水平,所以我们在备考时应占用大量时间来进行试讲的复习与积累。
一、“地理”试讲如何开场(导入)
年的招教考试已经结束,“未雨绸缪”是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就招教考试中的一些面试技巧,望有所启发。
在招教得面试中,一般是“试讲+答辩”的模式,试讲主要是解决“怎样去教”,具体来说就是将面试考场当成模拟教室中,将考官当成模拟学生,现场对你所教授的课程进行教学,一般时间为10—15分钟。那么,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如何体现出考生的讲课水平和能力,如何才能快速吸引考官,如何导演好一节课,成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考生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试讲也不例外,上好一节课,自然少不了“开场白”的设计,设计好了,具有酝酿情绪、带入情境、集中注意力和渗透主题的作用,也能扣住“模拟学生(考官)”的心弦。在这里,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地理课试讲中的“开场白”。
1、温故式“开场白”
又称复习“开场白”,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既可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将学生带入新的学习活动中的方法。这是目前地理课堂中最常用的“开场白”方式。设计温故“开场白”时,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开场方式,既可以是由教师作叙述式的复习和引入,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例如,初中地理“我国的河流”一课的复习“开场白”:
师:“我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国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以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河流是气候的产物,我国的这种气候特征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呢?我国的河流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
这种方式承上启下,既可以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以为新的知识铺路搭桥,巧妙而富有启发。问题一提出,就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回忆和思考,从而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在这里,考生要注意,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在座的“模拟学生”不会给你回应,可能会遭遇“冷场”,这时考生就可以停顿几秒钟,想象在场的“学生”已经回答完毕,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即可,然后继续按照你的思路讲。
2、趣味“开场白”
趣味“开场白”即教师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材料,作为一节课的开始,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兴趣。这段材料可以是谜语、音乐、诗歌、传说、故事等。
故事: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时,考生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下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从中引出了季风的概念。
再如,在讲洋流时可以先讲这样一个小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在直布罗陀海峡戒备森严,但德军潜艇关闭了发动机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得通过了该海峡,袭击英国舰艇,给英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德军潜艇是怎样通过海峡的?今天我们来解这个谜。
这样的“开场白”无疑会象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诗歌:设计新课“开场白”,能创造一个美的意境。
例如,在讲“山地气候”时可以引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看到平原与山地的气候差异。
又如,讲“地球的运动”时,以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场白”,为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点明课题。
还有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时,可以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开场白”,这里的“春风”指夏季风,夏季风从我国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山脉的重重阻隔,使之不能达到我国西北地区,并明确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界限。
谜语:运用谜语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考生可以这样设计“开场白”的:同学们喜欢猜谜吗?让我们来试试看,打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碧波万顷(青海)”、“船出长江口(上海)”、“双喜临门(重庆)”、“大河解冻(江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这种趣味式“开场白”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能快速吸引在场各位考官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展示考生灵活的思维和宽阔的知识面,但是,采用这种开场白需要考生提前做充分的准备,建议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寻找合适的趣味材料,或诗歌、或故事、或谜语,
3、时事新闻“开场白”
时事新闻“开场白”,就是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时事,国际、国内或身边的新闻与书本知识密切集合,设计成精简的“开场白”。许多心理实验表明,学习者感兴趣的是与他过去经验有联系但又有新颖性尚不了解的东西。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对他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