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抗疫故事战疫情怀也如诗
TUhjnbcbe - 2024/5/13 18:26:00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09/u5p3249.html
讲述人:医院(医院)黄琼时间:年4月11日我们与新冠病毒斗争已有三年,疫情形势起起落落,医院的防控工作一直不曾停下,其中有艰辛,有疲惫,有信心,有希望,但更多的是感动,是温暖。很多事和人感动着我,勉励着我,让我提笔,记录抗疫岁月里一些温暖的时刻,一些温暖的人和事。今年三月份以来,医院(医院)共计抽调了9批次超过人次的核酸采集队伍先后支援芙蓉区、天心区、长沙县的抗疫工作。其中有护士、有医生;有党员、有群众;有60后、也有00后。每次的抽调,医院联防联控办公室副主任的我都会纠结,院内的临床医疗和防疫工作已经够辛苦了,周而复始的检查、不定期的加班使得很多医务人员身心疲惫,每天都有志愿者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院内核酸采样、预检分诊,这样的日常已经维持了三年。然而,每次召集令发出,大家都积极响应,纷纷请战。每次几十个人,他们中总有一些小妹妹会碰上“小日子”,总有一些年轻的爸妈会遇上孩子生病,总有一些人员会有身体不适,但从未有人抱怨,从未有人退缩。李金菊在采样过程中全身长了痘痘,汗水浸湿,瘙痒难耐,但她一直咬牙坚持到完成工作任务才去看病;郭礼膝关节疼痛难忍轻易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最后。我想这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动源于一言一行,源于点点滴滴。每次召集令一发出,总有许多同事问我,“哪里还需要支援,我可以。”“下次派我去吧……”前几天,徐稳问,她报名好多次了,为什么支援名单里总是没有她?她也要加入到抗疫的战斗中来;肛肠科的杨迪多次请战出征,终于如愿以偿;在家隔离的李诗琦和蒋莹莹说只要需要,她们可以随时上阵;李俊、李涛、兰昌、朱运华等医生纷纷主动请缨;护理部肖凤、医务科刘莎、党委办尹琴已是多次出征;信息科叶均、总务科范彬彬、宣传科粟青梅虽然年龄较大,但她们总是积极报名。她们纷纷表示:长沙是我们共同的家,共克时艰,责无旁贷。“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深入玉门关”。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每个人的岗位有不同,但只要无私奉献,都是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今年的核酸采集工作任务最重、风险最大的要数支援天心区的这次了。当天心区卫健局把上门采集红黄码人员核酸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也深深担忧,13个街道的居民采集,穿着防护服,打着雨伞,拿着采样物资,戴着模糊了眼睛的防护屏,一步一步、一户一户上门采样是对体力和精力最大的考验,尤其是还有很多小区没有电梯,工作车也不能开进去。一天,体检中心的陈英气喘吁吁地爬到六楼,却得知信息错误,她的采样对象在另一个单元,陈英没有丝毫抱怨,立即下楼,又再爬上六楼。陈英一栋栋楼间穿梭,汗水早已浸透衣服,她说,“我一定要克服困难,更好地完成任务。”李夏、张锦羊因为采样的社区工作人员有密接,在社区隔离等待了3天,后又穿着防护服继续战斗,她们说,只要可以,就一定会坚持到最后。马珂,在隔离期刚满就主动报名支援沙坪医院的工作,与她一起同去支援的还有项丹、胡兰、刘辉、陈芳和曹厶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的气概和决心。除了我们的队员们,其实我还很想说说我们的队长们。邹爱兰是一名老护士长、老党员、党支部书记。今年天心区的红黄码采集任务给她带来不小的压力,带着队员们出来,就必须“一个也不能少”地平安带回去。除了自己每天繁重的采集任务,她还反复叮嘱大家注意防护安全,随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疫故事战疫情怀也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