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绝圣手王昌龄铿锵激越冰清玉洁,不愧为 [复制链接]

1#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山西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身寒门,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以博学宏词登科,迁河南汜水县尉,屡遭贬谪、命运多舛,但王昌龄的朋友圈堪称“天团”,与李白、孟浩然、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便是李白所赠!安史乱起,为亳州刺史闾丘晓妒忌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之誉!

一、《芙蓉楼送辛渐》——冰清玉洁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吴地江天、夜雨濛濛,好友辛渐次日即将启程赴洛阳,令人千般惆怅,有酒盈樽,共叙离情。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江天一色,楚山静谧、孤独屹立好似万般愁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亲爱的朋友啊,若你到了洛阳,请你一定转告我的亲朋好友和所有牵挂我的人,少伯我光明磊落、胸襟坦荡、如日月般晶莹、如星辰般清澈,冰清玉洁、天地可鉴啊!

二、《送柴侍御》——情深谊长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温暖了千年岁月,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是伤感的,尤其是在古代交通工具、信息技术落后,离别后再见简直遥遥无期,有的可能一别就是一辈子,多以古代离别是大多写的伤感,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令人惆怅百转、潸然泪下,而王昌龄的送别诗,我们感受到了一份送别的美丽、旖旎,一份力量,青山绵延、明月朗照,我们在同一块大地、同一片星空之下,彼此相望,不应孤独!!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哉!

三、《出塞》——壮志凌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穿越时空、意境悠远,“今月曾经照古人”啊,冷月朗照、边关巍峨屹立,萧瑟肃杀,仿佛看到了昔日战马嘶鸣、杀声阵阵的残酷的沙场征战,令人不寒而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国家有难,将士们当舍生忘死、征战沙场,如果我们还有像汉代大将*卫青、飞将*李广一样的大英雄率*出征,那将是国家之定海神针、百姓之幸啊!“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将指日可待!我王昌龄愿追随将*保家卫国、“醉卧沙场”啊!洋溢着浓浓的爱国热情!

四、《从*行七首其四》——铿锵激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广袤的青海湖壮阔苍凉,战云密布,杀机四伏,乌云滚滚覆没了远处的皑皑雪山,战场肃杀的气氛让人窒息,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戍守边疆,刀光剑影、鼓角铮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战斗血腥残酷、战士们前仆后继!“*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们不惧艰苦、不畏强敌,胸中一腔热血激荡,与敌*血战沙场,毫不畏惧、从不退缩,意志顽强、坚韧不拔,即使战裙破损、铠甲磨穿也要“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哉!我大唐英雄!

王昌龄就是这么一位才华横溢、壮志满胸的中华儿女,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战士!可惜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年),六十岁。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晓,行刑时,闾丘晓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才,一句话回绝:“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读此,余潸然……

谨以此文向伟大的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致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