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和我的父辈 [复制链接]

1#

我和我的

父辈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传承的意义。在油田当中,也有许多“油二代”,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传承了父辈的石油精神,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今天就来听他们讲述:我和我的父辈。

杨阳

我家三代都是石油人,西北石油精神就是我们的家风。我的父亲杨红山是当年参与抢救沙参二井的“青年突击队”队员,参战前合影立下“视死如归”的誓言。面对险情,他们签下“生死状”,准备殉职后告慰家中亲人。他和13名兄弟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冲向火海,仅一周之内,就扑灭了26次自燃起火,保住了沙参二井。

年,我毕业来到雅克拉采气厂,奔赴采油气管理一区安全监督的岗位一干就是6年。“少说多干多学习”的家训,成为了父亲身体力行引领我前行的榜样。父亲顶天立地的背影,依然是我仰视的标杆。

如今,我工作的雅克拉气田是中石化效益最好的区块之一,我追随着姥爷和父亲这两位老*员的足迹,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员,走上了管理岗位。西北石油人身上流淌着传承的血脉,或许,这就是四十年的重量!

丁婧

我是一个“油二代”,父母亲从花样的年纪开始就奉献给了这片浩瀚的沙漠,他们睡过卷席筒,扛过各类仪器,甚至差点迷失在沙漠。当年的通讯条件简陋,常常让我联系不上他们,因为聚少离多,我倍加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光。从父母身上,我看到了“苦干实干”的真正模样,学到了“铁人精神”的真实意义,严守着“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并决意接好父母的交接棒,我毅然踏进这片他们奋斗过的地方,定不会辜负父辈石油工作者,不忘初心,努力学习,继续为石油行业贡献青春力量。

陈强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人,转业之后来到西北石油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脱下*装穿上工装,将部队中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带到了工作中来。他在油田治安消防中心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始终站在最前线,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三老四严、苦干实干的石油精神。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更加坚定的选择了扎根大漠,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奉献出力量。如今我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坚守在南疆油田一线的雅克拉末站,立足自身岗位,传承着父亲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遇事不怕事,遇难不畏难,急难险重我带头,同时注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身边的同事,让大家也将这份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李德强

我的父亲在退休前是西北石油局第一普查勘探大队的一名普通但不平凡的员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到野外出差,一出去就是大半年,回家的日子对我来说就像是过年,因为能吃到很多零食,听到很多野外有趣的故事。我很小就从父亲那了解到了、井队、管子站、一普、一物、车队,也从父亲那里知道了沙漠、戈壁滩、红柳和胡杨林,在说这些故事的时候,父亲的眼里带着乐观和自豪,表现着他从事石油工作的骄傲。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成了一名石油人,继承父亲的衣钵,继续在大漠戈壁中为国家的石油事业做出贡献。

付强

小时候,和父亲聚少离多,知道父亲在遥远的油田工作,听的最多的是“我为祖国献石油”,长大后,受父亲的影响,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毅然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城,成为一名石油工人。耳濡目染,石油人任劳任怨的苦干精神,创造着一个个神话,传承弘扬石油精神鼓励着我们新一代石油人,做一个说实话、干实事,对自己工作严格要求的石油人,为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汤继超

上世纪50年代,当兵复员的父亲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毅然决然报名来到西北荒凉的玉门油田,从此成了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76年,油田大会战,我的父亲从玉门油田来到河南油田,低矮简陋的毛坯房,四处透着风,寒冬腊月里只有一台煤气炉,他的双手经常冻得裂开口子流着血,面对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却依然乐观执着。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用他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他热爱的工作中,无论干钳工还是仪表修理工,始终一丝不苟,从不叫苦叫累。作为一名班长,一名共产*员,他带领队伍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夺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他加工的零件和修理的仪器常常成为同事们学习的样板,满墙的奖状成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最好的“炫富模式”。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石油战线的一份子。我将会以父亲为榜样,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在“我为祖国献石油”征程中,不断前行,为石油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大家从父辈的手中接过石油人的旗帜,继续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石油人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