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昌龄写边塞,这3首最妙,悲壮而不凄凉,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中药 https://m.39.net/disease/a_6893072.html
王昌龄

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绝不是浪得虚名,他的七绝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干脆利落不矫情,尤其是他的边塞诗,随手一个场景就有一种山川尽入我怀中的感觉。本文就为大家介绍王昌龄最妙的3首边塞诗,悲壮而不凄凉,说的就是他!

1、《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写的多是雄浑高昂的关山之辞,就算是闺怨也没有那种缠绵不舍,就像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一笔带过,果然是印象中的“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即使他在诗的前三句中极力叙事写景渲染气氛,但最后一句还是笔锋一转,将自己的愁和家乡老婆的相思之苦放在一起,一下子觉得自己的愁实在不是什么事。豁然开朗。

2、《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前读这句诗只不过觉得是课本要求,知道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直到后来去了一趟敦煌和玉门关。其时恰逢天阴,人一瞬间被震住了。所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原来就是如此景色,寂静又旷廖,当时是真的让我全身发抖,扒着车窗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耳边似乎有金戈铁马之声。

当诗中的景这样真实的呈现到你面前,才能真正体味诗人后面这1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但是如果你可以想象,就如同心底有一口沸腾的泉,突然打开了盖子,泉水哗啦一下冒出,浸润四肢百窍,人生圆满。

3、《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边塞诗写的是真的精彩,语句精炼,不过度渲染环境而注重边塞与净土的对比,有时间轴上谈古问今的大气。古人将这首诗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陋,气魄宏大。

之前去电影院看了《长城》,电影暂且不说,听到秦腔吟唱的《出塞》,再配上那苍凉的鼓声,特有的西北腔,顿时热血奔腾,胸中激荡,热泪滚滚。虽为女子,却常常渴望戎马倥偬,感动于家国天下的豪迈之情。

王昌龄写边塞,这3首最妙,悲壮而不凄凉,说的就是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