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www.xftobacco.com/“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七绝圣手王昌龄所写的著名的七言绝句《从军行》。在它的诗句当中,用楼兰来代指唐军的敌人。
楼兰至今仍然让人们记起,被人津津乐道,和唐人所写的带有楼兰的诗句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诗句在人世间广为流传,楼兰也被人们一次次想起。
那么,你对楼兰知道多少呢?
楼兰遗址
楼兰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丝绸之路上繁荣的商旅驿站和贸易中心之一。而今天关于楼兰的所有都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黄沙当中,人们只能够从残存的遗迹当中看出当年的辉煌。
楼兰位于现在的新疆若羌县,那里寸草不生,黄沙漫天,天上孤云共远,地上难见走兽。多少年来,来此探寻楼兰古城的人络绎不绝,那么在几千年前的楼兰古国,又有着什么神秘呢?曾经轰动一时的“楼兰美女”是什么身份?
历史上对于楼兰的记载有着明显的断层,贞观皇帝李世民时期,高僧玄奘不远万里,从长安出发,前往遥远的天竺去取经,在他一路西行的路上,路过了荒芜的楼兰古城,在他的记载当中,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从记载当中可以看出,早在遥远的唐代,楼兰就已经成为一个废墟。玄奘之后,再无楼兰的消息,楼兰古国所在的罗布泊渐渐演变成为整个沙漠,楼兰被黄沙掩埋,也逐渐消失在历史中。
这个被黄沙掩埋的神秘古国一直不曾向人们展示它的面貌,只有黄沙、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日益深刻的痕迹。
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支探险队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罗布泊一带。由于带路的向导爱尔迪克的迷路,他们在孔雀河下游偶然发现一座神秘的古城遗址。第二年,这支队伍再次来到这片不毛之地。这次探险,他们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楼兰文明的序幕。经过数天的发掘,在古城找到钱币、陶器、丝织品、粮食,以及几十张写有汉文的纸片、多片竹简和几管毛笔。通过与中国历代有关楼兰古城的文献做比较,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都属于楼兰文明,从而确定这座被湮灭的古城就是楼兰。埋在沙漠中的古城终于重现于世!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并略带伤感的文明也由此向世人敞开心扉。通过那依然严整的古城建筑遗址,数量众多的石器,做工独特的铜铁器,充满异域风情的饰品以及饱经沧桑的古代文书,楼兰将昔日的繁荣昌盛再现于世。令考古工作者费解的是,楼兰古国是如何从一个繁华的城邦湮没于沙漠中,并最终成为一所神秘的死城的。楼兰在消失了0多年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家,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据说,它曾经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丝绸之路”要道。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楼兰的许多记载,最早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些记载,大部分来源于张骞通西域经过楼兰回国后的叙述。汉代的一条丝绸之路要经过楼兰古国,楼兰也因此成为中原与西域各国交通往来的枢纽。到汉朝时,它改名鄯善国,成为西域重镇;三国时期,成为魏属国;西晋时期,封鄯善王为归义侯;到了公元4世纪,为零丁国所灭,至此,楼兰在历史上消失了。从年斯文赫定的初次发掘,到年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考察,这一系列活动都初步再现了楼兰古国的灿烂文明景象及其对沟通中西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遗址上发现的文物中,有许多古币,比如中国汉代的五铢钱,还有大量的器具用品,如丝织品、陶器以及漆木器。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公元初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的怯卢文,并且有希腊、罗马的艺术品,还有流行在中亚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的用翠利文字书写的纸片残件,波斯的地毡残片,以及具有罗马、波斯风格的壁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楼兰古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为了唤醒那沉睡已久的楼兰古城,开辟楼兰文明考古的新时代,年,我国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进驻楼兰古城。在这里,出土了年前的楼兰女尸,发掘出了古城的建筑遗址,以及大量的石器、铜铁器、饰物、文书,等等,往昔楼兰的繁荣仿佛又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楼兰女尸”。在通往楼兰的古老通道上,有一大批古墓,几具完好的女尸就排放在一座座奇特而壮观的古墓里。这些女尸脸庞不大,下颏尖圆,高鼻梁,大眼睛,双眼微闭,神态安详,几乎个个是年轻貌美的姑娘。她们赤裸的身体用毛织毯包裹,由起连接作用的骨针或木针点缀着,足下为做工精良的短统皮鞋。
她们头上戴着帽檐为红色的素色毡帽,几只色彩斑斓的雉翎点缀其上,其美貌可想而知。同时,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器物,有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编器等。其中木器还有盆、碗、杯和锯齿形刻木。为什么这些女尸在这里沉睡了千百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些女尸是些什么人?这些都有待于人们去深入地研究和考证。经过对女尸的检查后,发现她的肺部被沙漠风尘和煤烟侵入,表明当时生存环境已经十分恶劣。
与此同时,楼兰古城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古城遗址东西长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城墙采用夯筑法建造,大概是由于地域相近的原因,它与敦煌附近的汉长城相似。城墙的四方还有城门,城内有石砌的渠道。城区以古渠道为中轴线,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大部分。东北部以佛塔为标志,西南部以“三间房”为重点,散布着一些大小宅院。其中,东北部佛塔的外形如同覆钵,与古印度佛塔有几分相似。在佛塔附近,考古队发现了木雕坐佛像和饰有莲花的铜长柄香炉等物品。同时,许多钱币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品也被发掘了出来。这一系列发掘从理论上验证了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贸易的中继站,有过辉煌繁华的昨天。西南部的“三间房”遗迹,是楼兰古城中用土垒砌的唯一现存的建筑遗址。考古人员在此清理出织锦、丝绢、棉布和小陶灯等物,还发现了一批比较完整的汉代文书。历史学界从文书的内容上判断,这里曾是一座官署。在三间房西南的宅院遗址里,考古队清理出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如木盘、木桶,以及许多家畜的骨头等。这些具有重要生产和生活作用的器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昔日的文明和沧海桑田。
楼兰虽然已经湮灭,但是依然为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迹。人们遥想那清澈的绿洲,生机盎然,鸟语花香,土地肥美,这里曾经是古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却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被风沙掩埋。
科学家从楼兰出土的文物当中进行分析,楼兰的消失和所处的罗布泊地区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关系。
罗布泊
楼兰古国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汉魏时期的罗布泊就位于古楼兰遗址附近,当时背面的孔雀河和南面的车尔臣河都汇入了塔里木河,然后经过库鲁克河在楼兰城注入罗布泊,可以说罗布泊水孕育了楼兰文明。但是,由于塔里木河注入湖中的河水所携带的泥沙的增多,导致湖底泥沙淤积,最终导致罗布泊湖底海拔升高,塔里木河难以注入罗布泊而不得不另择河道,塔里木河不再注入罗布泊,导致罗布泊逐渐干涸。在公元4世纪左右,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开始逐渐枯死,楼兰城逐渐荒芜,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弃城远走,去另寻生存家园,楼兰古国也就随之消亡。另外,还有学者猜测,楼兰古国的消失除了自然因素外,还受到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楼兰居民大兴水利,从孔雀河、塔里木河引流灌溉,从而导致孔雀河、塔里木河改道。另外,公元四世纪左右,西域战事频繁,各个民族之间纷争不休,也是楼兰古国消失的重要原因。
辉煌和荣耀总有一天会消逝,正如楼兰古城,湮灭在风沙中,留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的猜测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