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旭光骑行深圳第4站龙岗区南湾街道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s://m.39.net/disease/a_5622958.html

上一站,我写过,南湾街道是布吉拆分出来的,以前的布吉就是“鸭屎围”。同理,南湾,也一样。

毕竟是一个娘胎出来的崽儿。

脏、乱、差。

路网系统都是几十年前的规划,适应不了现在的需求,深圳的战略是东进,必然要旧改。

南湾这个城乡结合部被深圳纳入了都市核心区,自然就会野鸡变凤凰。

啥?

深圳还分都市核心区?

那当然,前面写过,以前只有二线内才算深圳,二线外都是农村。

虹吸效应,深圳人口剧增,地少,自然要扩容。

这一扩,把宝安的新安、西乡,龙华的民治,龙岗的坂田、布吉、吉华、南湾,全纳入了都市核心圈。

那为什么要纳入这几个街道?

地理位置是第一优先级。

这些地方分别以南山、福田、罗湖为锚点,也就是这三大核心区的交界。

南湾被拆分出来的目的,我上一站也写过,网格化管理,加速旧改。

说明政府有高人,由大化小,化繁为简。

既然动不了大动脉,那就从毛细血管开始,逐个击破。

高明!

南湾的位置,承西启东,曾被誉为,中国第一村。

这个第一,也是有阶段的,没拆分前属于布吉,因为改革开放,当年也是第一个敢吃螃蟹,搞工厂的。

当大家都搞农业,你搞工业,你自然先富。

这就是产业代际差,降维打击。

40年前,南湾街道的核心在南岭村,就是客家人的村子,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元,因为只有第一产业,就是农林牧副渔。

改革开放风一吹,南岭引进了港资,获得了第一笔土地出让金,大几十万。要知道,那是八几年,这不是小数目。村里没有把这笔钱分给村民,那干啥了?

办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

几年前,南岭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35亿以上,村民年人均分红至少20万。

南岭村的村民有多富?

一般有钱人的房子以套为单位,南岭村村民的房子是以栋为单位。

一栋房子的价值怎么不得几千个万?

这就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碾压式冲击,内地在干啥呢?还在从地里刨吃的。

现在,南岭开始往第三产业发展了,不光是南湾街道,整个深圳,都要走第三产业,就是商业、金融、信息科技这些。

产业转型,就要搞大清退。

于是,所有工业园内的低端制造业,全撵走了。

那空出来的厂房,怎么办?

改造升级,要搞啥?

智能制造、物流云仓、以及文化创意。

看来,拆分出来的南湾、吉华、坂田都完美继承了布吉母体的基因,跟文化创意干上了。

南湾,也有N多文创园。

我骑行南湾街道的第一个打卡点,就是创意小镇。

什么感受?

和前面两站写的文创园,差不多。

全是搞烧烤、奶茶、酒吧、饭店的。

当然,小镇嘛,这些也不突兀,小镇概念,大概就是乌托邦之地。

实际上,这里就是创客办公室,类似公寓形式。

我看招租广告,什么类型的都可以入住。

电子商务、网红直播、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等,其实,一句话,只要你给钱,就可以入住。

放眼全国,基本上所有的文创园,全是挂羊头卖狗肉。

入住门槛太低,原因还是,文创不好招商,不赚钱。

那为什么开发商要搞文创噱头,扭曲初衷?

因为借用文创,可以很便宜的拿到地。

拿了地,谁还真的去干文创?

除非是傻逼。

实际上,这是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联合借文创为名搞房产开发为实,开发商拿了地,地方政府获得了不菲的财政收入。

面子、里子,大家都有了。

纯靠文创,拿不到KPI啊。

在地方政府的眼里,发展文化事业除了烧钱,没鸟用,ROI太低,很难有政绩。

那怎么办?

当开发商的小媳妇呗!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边默许,那边出钱,两全其美。

我在创意小镇里面骑了一圈,冷冷清清,没啥人,可能大家都在办公室上班。

空租的很多,可能与消失的三年有关。

我的直觉,像这种小的打着文创旗号的园区,一定会逐渐脱光衣服,等着挨操。

因为,没钱的时候,绝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一定会成为妓女。

最开始像个被包养的明星,1万块包月,现在包月再送一个月,以后就是包年,随便操。

文化创意变成了美食步行街,拍照、打卡、吃饭,这还算好的,最终鱼龙混杂,嫖客千奇百怪。

文创的前提是文化创意在先,而后才是圈地安置产业。

我们刚好相反,先圈地造房子,再去找文化创意,除了一个空壳子没任何东西。

文创这玩意,同一个地区一定是一家独大,虹吸所有。

至于小规模的噱头文创园,汤都喝不上。

为啥文创园招商难?

除了不赚钱,更主要的是文创园建太多了,文创产业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文创园的建设速度,只招搞文创的,招个毛。

所以,很多文创园都改名了,改成创客园。

顾名思义,初期创业者的办公室。

双脚落地了、实际了。

和创意小镇紧挨着的,是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也叫中丝园。

又一个文创园。

只是它更专注于丝绸产业。

我去里面转了转,一样冷清,没有游客,只有几个推婴儿车的妈妈和老头老太太在乘凉。

里面实际上是服装工厂,后面是一排排的员工宿舍。

大舞台上的红布主标题写着“非遗汇聚,同庆百年”,副标题“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什么时候挂的?

年。

说明最近两年,没有任何活动。

凄凄惨惨戚戚。

我从窗户看一家服装厂倒是有不少工人在干活,应该是做旗袍的。

里面全是工业缝纫机,批量化生产。

做这些,深圳不专业,应该在江浙沪。

毕竟,那里是苏绣的发源地。

曹雪芹家就是干这个的,为皇族做衣服的江宁织造局,就是他家掌控着,也因此成为江南第一世家。

《红楼梦》里大量的写刺绣的这些事,他为啥那么熟悉,那是他家的专业,包括很多日常奢侈生活的描写,都是在被查抄之前他生活的常态。

康熙时期,曹家除了掌控织造,还掌控江南地区的盐业。

那为啥被抄家了?

康熙一死,曹家站错了队,雍正一上来,就抄了他的家。

曹雪芹落魄了,《红楼梦》诞生了。

《红楼梦》都是他的生活经历,另外又参考了一些《金瓶梅》的写法。

所以,真正的小说家,都是有生活经历的人。否则,写的太假。

深圳这个中丝园,也在招商,只要跟丝绸沾点边的,都可以。除了这些,里面还搞了丝绸博物馆,做科普教育。

讲一些桑蚕、丝绸的知识,也挺好。

桑蚕业一开始发源于黄河中下游,那为什么后来长江中下游,江浙那一片更发达?

因为,北桑南移。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陷入大混战,经济破坏,人口就南迁,人在哪里,技术就带到哪里。

于是,江浙形成了发达的桑蚕产业,缫丝织绸,拉长了产业链。

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四大步。曹雪芹家,干的就是缫丝织绸的事。

近代以来,我们一直是手工缫丝,费时费力,生产力低下。

桑蚕业被日本全面超越,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腾飞了。有了钱就可以搞各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取得了发展的先机。

虽然桑蚕业起源于我们,但日本的蚕丝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因为俩字,效率。

养蚕业的生产效率、缫丝效率、总体产量,全面落后日本。

一方面人家从欧洲引进了先进蚕品种。

一方面人家改进了我们的桑树品种,一年可以养两次。

我们是一年一养,只能养春蚕。

不过有一阶段我们有了逆转,就是甲午海战,败给日本后,签订马关条约,开战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搞工厂化养蚕缫丝,实现了反超。

最终,戛然而止。

因为,侵华战争爆发了。

说到桑蚕业,不得不提一个人。

费达生。

中国丝绸之母。

她毕业于日本蚕丝学校,回国后立即搞缫丝改进,把土法缫丝变成机械缫丝,并在江苏开弦弓村搞了第一家制丝工业合作社。

可能你对她很陌生,但她弟弟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费孝通。

《江村经济》就是他写的,这本书就是他跟随姐姐在开弦弓村养病期间写的,内容是关于开弦弓村的桑蚕和社会调查的。

里面有一段最深刻的话,我摘出来: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中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乡村手工业,例如,整个纺织工业本来是农民的职业。目前,整个实际上面临着这种传统工业的迅速衰亡,这完全是由于西方工业扩张的缘故。在发展工业的问题上,中国就同西方列强处于矛盾之中。如何能和平地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问题,我将把这个问题留待其他有能力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去解决。”

顺便说一句,费孝通是国际自由族,有足够的视野和高度。那个年代能出国留学的,就不是普通人,即便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没有这个可能。

费孝通有个单相思的初恋,是谁呢?

杨绛。

就是写《围城》的钱钟书的老婆。

但是杨绛对他不感冒,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常以好友身份来看望她,但她认为费孝通别有所图,说,我家楼梯难走,你不要知难而上了。

其实钱钟书、杨绛都是比较小心眼的人,为啥这样说?

当年钱钟书、杨绛和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的同事,两家是邻居,都住在清华家属院。

你想,隔壁邻居是个美貌的才女,又整天热热闹闹,交往一群男人。

钱钟书呢?

闷骚自卑又清高,隔壁女人比自己老婆漂亮,关键又不鸟自己,他就写文章讽刺人家。

林徽因是啥家世?钱钟书是啥家世?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林徽因她爹是林长民,国务院参事,外交官。

从小跟随她爹常游历欧洲西方国家,接受的是西方思潮。

钱钟书是传统思想,和林徽因这样的女人自然不对付。包括冰心,都对林徽因不满,说她水性杨花。

其实,这就是见识差别。

林徽因接触的都是啥级别?达官显贵。

这样的女人,就是现在的大网红,咋可能不被男人意淫,女人嫉妒?

她爹的好友是梁启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就是林徽因的丈夫。

夫妻俩都是搞建筑的,理工科。

国徽,就是林徽因设计的。

一帮文科生,理解不了理科生的世界,又参与不进去,只能写点酸文搞人身攻击。

这些人大多没有留过学,林徽因、梁思成这些留过学的思想都比较开放,活的很通透。

比如,徐志摩,也是留学生。他和林徽因的爱情,还是属于婚外恋。他的死也是因为坐飞机回国给林徽因的演讲捧场,结果空难了。

其实,写这些也很有意思,能把很多人串联起来,我之前就准备写西南联大那些人物传记,从民国到近现代的一些人物,其实他们都生活在同一时空,彼此之间都有交集。

扯远了,说到丝绸,就不得不说丝绸之路。

那什么是丝绸之路?

其实就是连接东西方商贸的一条通路,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来运输内地的丝绸。

关于丝绸之路,我在历史里写过,我摘出来:

我说,漠北大战,是不是彻底打通了丝绸之路?

她说,基本上打通了丝绸之路。一直到塔里木盆地、中亚,顺便控制了河西走廊。

我问,丝绸之路怎么形成的?

她说,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当时,大月氏被匈奴从河西赶到了西域,汉武帝就派了张骞出使西域,做说客。

我说,张骞是个探险家,正好又想立功,一拍即合了。

她说,要到西域,必然要通过河西走廊,当时是匈奴控制。张骞也是点儿背,刚经过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俘虏了。和苏武一样,放羊,他放的短点,11年。也在匈奴结了婚,轨迹和苏武差不多。后来偷跑出来了,继续西行。回来的时候,不敢再走河西走廊了,他从南走,沿着昆仑山北边,就是现在的莎车、和田、若羌。

我说,张骞把自己的旅行经历跟汉武帝这么一描述,汉武帝不更激动了?

她说,所以,要发动漠北大战,拿下河西走廊。

我问,和田玉是不是也是因为张骞,带回中原地区?

她说,是,玉门关就是因为从西域往中原运送玉石而特意命名的关口。不只是玉石,还有各种蔬菜、水果。例如,葡萄、哈密瓜、石榴、芝麻、蚕豆等等,对汉武帝更有吸引力的是汗血宝马,崇武的人,这是巨大的诱惑。这些丰盛的物产资源也是汉武帝决心要拿下河西走廊的一个原因,要和西域各国互通商贸,必须要拿下河西走廊。这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

这些都是陆上丝绸之路,现在,我们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说白了,就是想办法走出去,搞经济,搞贸易。

我还拍了个大招牌,我觉得上面的标语真好: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要向更先进的世界文明靠近、学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关起门的结果,就如,桑蚕业。

对于个人,也是如此,要保持不断的学习,靠近优秀的人,如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这种国际自由族。

我打卡完这两个点,就去了附近的求水山公园,为啥要去这里?

因为有个长城。

仿制的。

这公园是收费的,5块,登上长城观景台可以俯视深圳水库。

我发现,深圳特别喜欢山寨各地建筑,比如,世界之窗,其实也是山寨世界各国的地标。

我本来打算骑到樟树布那个涂鸦隧道,但地图上没找到,就一路骑到了沙湾,在沙湾遇到了一个古寺。

观详古寺。

这是深圳为数不多的古寺之一,保存较为完整。

不大,在路边也并不显眼。

事实上,它不完全是一座古寺,三教合一,是个大杂烩。

三教是什么?

儒、释、道。

分别对应儒家、佛教、道教。

其实这些东西,我也在历史里写过,摘出来:

我说,啥是五斗米道?

她说,五斗米道,也叫正一道、天师道。它是道教的一个门派,道教分为好几个门派,主要是正一道和全真道。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五斗米道就是张道陵创立的最早的道教门派,顾名思义,入教要交五斗米,形成于东汉末年。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道陵、王重阳等人。后来,张角自立门户,搞了个门派叫太平道,然后借这个宗教笼络了一批人,发动了黄巾起义。王重阳是北宋时期陕西咸阳人,后来跑到山东宁海创立了道教的另一个门派全真道,也叫全真教。

我说,道教创始人不是老子吗?怎么变成了张道陵?

她说,老子创立的是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而张道陵创立的是一种具体的宗教天师道,也是道教最开始的雏形。其实,再往前,道家思想最早起源于,轩辕黄帝,那时候还没有形成具体描述道家思想的文字,只是说轩辕黄帝问道求仙,他也被称为始祖,道教三祖就是始祖轩辕黄帝、道祖老子、教祖张道陵。我们常说的黄老学说,就是代表轩辕黄帝和老子。而老子把这种哲学思想形成了具体的学说,写成了文字叫《道德经》,老子也被后来的道教尊崇为带头大哥,因为他们认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这就是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道教是本土宗教,而佛教是个舶来品,那么佛教是什么时候引进的?

汉明帝引进的,所以他在洛阳建了白马寺。

引入佛教,也是出于政治目的,当时依靠儒学治国有巨大缺陷,佛教理论对于稳定社会、民心和贵族有巨大作用,更利于统治帝国。当然,在稳定时期,宗教无疑对社会稳定有帮助,但遇到动荡时期,宗教反而变成了灾难之源,容易被借题发挥,例如东汉后期,黄巾起义,就是借宗教形式组织起来的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导致了三国演义,魏、蜀、吴三国鼎立,动荡了几百年。

国家统治是需要理论思想来指导的,直到宋朝朱熹的理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逐渐变成治国理政的思想纲领。

那佛教的发展兴盛,与谁有关?

南朝梁武帝,萧衍。他就是《琅琊榜》里那个皇帝的原型。

佛教变成了他的信仰,被他推崇为国教,所以他大力兴建佛寺,一件事一旦变成皇帝的信仰,一定会变成国策,自然会得到迅速发展,他自己住进寺庙办公,接受朝臣和百姓膜拜。佛教宣扬的极乐世界,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皇帝的信仰决定百姓的信仰,导致的结果就是僧尼众多,没人种地了,户口减半,但并不影响王公僧侣坐享其成,僧人越来越有钱,百姓越来越穷。后来侯景叛乱,梁武帝也因此被囚禁,活活饿死,也是南朝梁灭亡的根源。

为什么南京很多佛寺建筑,就是因为当时南朝的国都在南京,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包括他与少林达摩的渊源,我都在历史里写过。

杜牧不是有句诗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太发达了,导致寺院、佛塔、石窟数不胜数。普通的建筑也逐渐趋向于佛塔式造型,很多壁画艺术也是这一时期开始迎来大发展,例如,敦煌飞天壁画。

中国四大石窟也是这时候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建于前秦时期,后秦灭了前秦,同时又开凿了一个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东晋灭了后秦后来分裂成了南北朝,北朝的北魏在山西大同建都后就凿了云冈石窟,后来迁都到河南洛阳又凿了龙门石窟。

年7月,我去新疆和田,在洛浦县沙漠里看过一座寺院遗址,叫热瓦克佛寺遗址,新疆就是佛教东传第一站。

佛教引入的同时,带来了很多古印度的壁画、雕刻、建筑风格,只不过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例如,中国的庭院式建筑和私家园林都成为寺院的一部分。

这些都是我学历史的收获,不然,我对现实中看到的很多景点,一定说不出所以然。

所以,人要打开四个视野:

地理视野,历史视野,金钱视野,人性视野。

一旦打开这四个视野,豁然开朗。

我骑到沙湾,这里有深圳水库,本来要写深圳的水系以及香港的水系,太长了,不写了,到罗湖再写。

关于南湾街道,就写这么多,以下是图文:

照例,每一站先打卡街道办。

创意小镇

入口大门

基本就是小吃一条街,和文创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些就是创客办公室,里面都是隔间,不大,但做电商、网红直播的不少。

内部广场,基本没人

内部影院

穷人不配~

贫下中农免费入场?

一些有意思的招牌

看看招租范围,涵盖了所有行业,最终就没有底线了。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简称,中丝园。里面很冷清,没什么人。

关于丝绸之路,文中写了。

这个舞台红布是年挂的,我文章写了。

丝绸博物馆,科普教育。

观祥古寺,关于佛寺,文章写了很多。

放学了,这个小摊生意挺好,全是学生买,我观察了一会,10分钟应该卖了20个。

沙湾滨河公园,紧挨着深圳水库

丹竹头村

看到这个店名,想起了周杰伦的红尘客栈。

俯视深圳水库

求水山小长城

改造前的樟树布供水隧道

涂鸦改造后,变成了网红打卡点。

骑行深圳第4站,南湾街道,25公里,打卡结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