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一建军节说一说军字 [复制链接]

1#
彭洋简介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建*95周年的日子,我们来说说“*”字,也来看看书法中“*”字的写法。

*

《说文解字》原文:

圆围也。四千人为*。从车,从包省。*,兵车也。

译:*指*营,以兵车环绕周围以自卫。亦泛称包围。古时四千人为*。会意字,以车和包省示用车包围之意。车指兵车。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圜圍也。於字形得圜義。於字音得圍義。凡渾煇等軍聲之字皆兼取其義。四千人爲軍。王氏鳴盛說此句必譌。按唐釋玄應引字林四千人爲軍。是呂忱之誤也。許書當作萬有二千五百人爲軍。見周禮大司馬職。旅篆下云。軍之五百人爲旅。師篆下云。二千五百人爲師。旣皆偁之、則此必偁無可疑者。百人爲卒。卄有五人爲。不偁者以其制於字義相遠耳。若万二千五百人以爲圜圍。乃此篆之所由製。从包省。从車。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舉云切。十三部。車、逗。兵車也。上車各本誤軍。今正。此釋从車之意。惟車是兵車。故勹車爲軍也。

四体图片

我们看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中间是车,其外是环绕周围的*营。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字的本义是*队,从*队又引申为驻扎,如《史记·项羽本纪》:“*彭城东。”即“驻扎在彭城东边”的意思。*队的编制单位亦可称“*”,如《管子·小匡》:“万人为一*。”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

对于含有*字的词语,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古今迥异。第一个是“*门”一词。《左传·哀公十年》:“吴子三日哭于*门之外。”这里的“*门”就是*营的大门,到了清代,“*门”是对于*中加提督衔的*官的尊称。另外,《晋书·天文志上》中的“*门”,是星名。

另一个词是“*容”,如今我们用到“*容”,都是指*队的气象、威仪和*人的仪表。但是初始,“*容”一词是指*队的武器装备。如左思《吴都赋》:“*容蓄用,器械兼储。”

书法中的“*”字

提到“*”字和书法的联系,首先想到的是王右*。什么?你不知道王右*是谁,那么,书圣王羲之知道了吧。王羲之,字逸少,因为为官累迁右*将*,故后人称其为“王右*”。

篆:

隶:

魏碑:

/p>

行:

草:

诗词中的“*”字

对于笔者,想到带有*字的诗词,首先在耳边回响的是毛主席的那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

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

当然还有儿时背诵的岑参的《玉门关盖将*歌》,不过只记得起首的那句“盖将*,真丈夫。”

岑参·《玉门关盖将*歌》

盖将*,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提到书法离不开书圣王羲之,那么提到唐诗当然避不开诗仙李白,我们来看一首诗仙写给书圣的诗。

《王右*》

右*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再想一下带有“*”字的诗,有些名气的可能只有这首了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含“*”字的有些印象的就是这些将*的诗词,你还知道那些含有“*”字的诗词名句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