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儿童母语教育论坛
看“万物启蒙”教育创始人钱锋老师
如何拂去岁月的风沙
带我们走进“河西走廊”这条传奇之路
阅读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1月27日-12月25日,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将如约与大家见面。5个周末,9大专题,40+大咖名师优秀践行者倾情分享,演讲对话课堂交流赏读研习精彩不断,只为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12月25日“大地上的中国”板块中,“万物启蒙”教育创始人、第二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钱锋老师,将以河西走廊人文研学为例,分享自己是如何带孩子了解中国历史、感悟人文精神的,欢迎聆听~
关于河西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河西走廊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我们常常听闻它的名字,知道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经繁华万千。文史典籍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今天,我们可以先从几首诗词中,简单了解一下河西走廊的人文历史。
河西走廊,一片堆积平原,地形狭长,长约一千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几公里,最宽的地方有几百公里。此地东起乌鞘岭,西为新疆与甘肃的交界,南为祁连山,北为合黎山,犹如大自然修建出的一条走廊。因地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远古之时,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商时期,河西走廊为西戎的驻地,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时天下分九州,此地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公元前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历经艰险,虽未完成结盟,却带回了河西走廊及以西的地域、人文等情况,为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骠骑将*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列四郡,据两关,自此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分别是武威郡(古称凉州)、张掖郡(古称甘州)、酒泉郡(古称肃州)、敦煌郡(古称沙州);设置的两关分别是玉门关和阳关。
这些名字,你一定在古诗词中见过。
凉州乐歌
(北魏)温子升
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为河西最大堆积平原,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重地之称,一度是西北的**中心、经济文化中心。车水马龙,歌声不断,可见繁荣。
观刈稻
(明)郭绅
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
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
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有着广袤的绿洲,与荒凉、贫瘠基本无关,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这首诗中所描绘正是深秋时节甘州的美丽风光,给世人展现了一个水云相接、稻熟穗香的甘州。
莫高窟咏
(唐)无名氏
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
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
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
这首《莫高窟咏》,是传世最早的一首题咏莫高窟的古诗,从诗中依稀可以看到莫高窟重楼高耸,香火旺盛的盛景。
从*行
(唐)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玉门关,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和平时期它是重要的贸易窗口,战争时期它是最前沿的堡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首诗中说,玉门关外,山峦层层叠叠,戍边战士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的惜别之情。
后来,这首诗被编入乐府,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钱锋老师曾说:“两关(玉门关和阳关),一直是古中国的西大门,一南一北,守着河西走廊的西部出口。……河西走廊虽然大约只有一千多公里,但实际上就是丝绸之路的核心。……这条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