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玉门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复制链接]

1#

美丽宜居的玉门新市区周欣摄

近日,《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发布,“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同步揭晓,玉门市是甘肃省唯一上榜县级市,成为甘肃省县域发展“领头羊”。

今年8月,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上玉门市被授予“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荣誉称号,这也标志着玉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营商环境代表着生产力、竞争力,一直被认为是地方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玉门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出色成绩,离不开营商环境优化的有力支撑。

玉门市民中心服务大厅陈玉伟摄

简政放权政务环境高效透明

面对改革发展新任务,玉门市完善创新制度,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聚势赋能,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加速发展的“先手棋”。

玉门市政府带头放权,与部门签订审批授权书,由部门全权负责审批,全市具有审批职权的40个部门向“首席代表”下放授权行政审批类事项项,全部窗口办理,破解了“层层盖章、人人签字”的瓶颈。全面推行“四减一容缺”改革措施,办理时限在3个工作日以内的事项一律转为即办件,办理时限在7个工作日以内的事项,一律转为1个工作日内办结。

制定出台《玉门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30条)》《玉门市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办法》《玉门招商引资项目前期手续部门承包代办责任制》等12个制度性文件,以持续推进“一处跑、跑一次”改革。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不超过35个工作日,不动产首次登记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转移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查封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最快15分钟办结,为企业家创业创造宽松高效的环境,奠定了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基础。

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开发行政审批软件、电子监察平台和“爱玉门”APP,项审批类事项实现网上查询填报、预约办理。同时将41项审批事项下放到乡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打通了基层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玉门东建化园区(资料图)邓强摄

转变方式投资环境开放包容

玉门市持续优化玉门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总体规划,近3年投资8.6亿元,配套完善园区绿化、安监、环保、通讯、孵化、消防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在全省率先实行投资项目区域性集中评价和“中介超市”,推行“容缺即审批、承诺即开工”机制,节省企业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减少中介服务费达50万元。

畅通金融活水,激活实体经济,构建政银企常态化月调度对接机制,加大企业融资担保和金融服务支持力度,近3年为户企业融资62亿元。今年以来,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先后分4批次制定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措施25条、促进消费8条和促进就业6条政策措施,为户企业、户个体工商户减免各类税费1.1亿元,补助资金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坚定不移招商引资,提升工业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推动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承接中东部清洁化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持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持续提速非油产业发展。坚持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围绕清洁化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纵横联合、互补发展,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实现“云仓库、数配货”,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配套化便利化水平。

优化治理社会环境公平公正

玉门市始终把依法治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推动招商政策合法化,承诺事项合同化,生活服务市民化,让所有客商公正公平享受优越的营商环境。

建设“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13个部门20个窗口、8个专业调委会法律服务资源和力量入驻玉门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增设法院民事立案庭、检察院检调对接室、智慧城管指挥中心,为民营企业、外来客商和务工人员反映诉求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实现矛盾纠纷科学分流和快速调处。

今年以来,接待群众1.06万人次,受理各类事项件、办结件、办结率89.2%。完善活力网格系统,建立平安指数发布、查找和追踪法院被执行人和群众爆料信息交办跟踪反馈等新模块,与“爱玉门”APP、政务直通车、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及司法、住建、交通、卫健、教育等31个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并将市长热线、非公诉求受理接入系统,办理市长热线及其政务答复件件,多网融合、信息共享,实现了全市人、事、地、物、情统一管理,有效提升了网格工作服务效能。

提升品质人居环境美丽适宜

玉门市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打造生态美丽宜居玉门。

围绕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努力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增长极。充分挖掘玉门“石油文化”“铁人文化”“边塞文化”,立足“石油新城、能源新都、低碳新区、生态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大道路、绿化、亮化、供热、供水、排污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园景区、休闲广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指数。

近五年累计投入17亿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新改建市政道路35.6公里,形成了“十纵十横”的城市路网框架,配套实施了输水管线、绿化生态用水管线等供排水管网70余公里,新市区自来水品质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标准,污水处理能力达到国家一级A,新改建供热管网53公里,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全市绿化总面积达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4%。着力打造现代风格、江南水韵、以人为本、宜居宜游的生态新城。

通讯员韩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