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座城市就是一门学科,记录了中西文明的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克星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53.html

敦煌是令人神往之地。它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汉唐时代的边关重地。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和西夏的严苛统治,敦煌逐渐被人遗忘,但是随着藏经洞的重见天日,敦煌受到世界瞩目,并形成了罕见的以城市为名的学科——敦煌学。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敦煌与莫高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现代敦煌的确因为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而重新焕发了光彩;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包括莫高窟形成以前),敦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本来就是一座名城重镇。

从下面地图可以看到,敦煌处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向南越阿尔金山可至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向西可抵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向北再折向西可进入准噶尔盆地;向北连接蒙古高原。而这些地区又连通着中、西、南亚以及更远的欧洲,同时从敦煌向东通过河西走廊可抵达中原帝国的中心。

敦煌的区位

从大的地理概念来看,敦煌及河西走廊处于新疆两盆地、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土高原的包围之中,也就经常受到来自这些地区的势力挤压,我们可以想象敦煌在*治、宗教、*事、经济等方面曾经占据的重要地位。

《汉书-西域传》中就记载了自敦煌玉门关、阳关出西域南、北两道的具体线路;到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称为新北道,原来的北道改称中道。

如隋代裴矩在其《西域图记》序中所说:

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可知其时中原通西域的道路共有三条,分别以伊吾、高昌、鄯善为向西的起点,而这三条道路在进入河西时都必经敦煌,敦煌成为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中转站,并成为中原控驭西域的交通要冲。

在有名的丝绸之路之前,这些路线亦是玉石之路、青铜之路、驼马之路。所谓丝绸之路只是近代的名称,年由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正式提出,除了丝绸和前述的玉石、驼马之外,矿产,粮食、香料、茶叶、纸张等亦是重要的贸易货物。

实际的交流之路是动态的,并不是固定的路线,旅行者需要穿越戈壁沙漠与崇山峻岭,通过一个个绿洲进行休整与物品交换,路线还往往因为地区*治、*事形势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丝绸之路的变化

在贸易交流的同时,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融合,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语出梁刘昭)。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本文主要介绍敦煌的历史变迁,也会兼及莫高窟的千年沧桑,近现代敦煌学的研究成果与考古发现也在不断刷新这一地区的历史细节。

上古:传说中的三苗与三危

敦煌这个地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名为三危山。

《山海经西山经》中曰: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

《山海经海内北经》曰: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此处所说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所在鸣沙山相望,因其三峰危峙,故称三危山。两晋学者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在远古神话中,三只青鸟为西王母的侍者,受西王母驱使取食,而三危山就是青鸟的栖息之地。传说西王母驾临前,总有青鸟前来报信,所以古代文学中青鸟是被当作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如李白《相逢行》中“愿以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莫高窟窟西王母出游图(西魏壁画)图中左上方有青鸟

《尚书》中的《虞书·尧典第一》中记载“窜三苗于三危”,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三苗为中国古老部族之一,其势力范围大致在河南到湖南之间。

相传尧帝时把帝位禅让给舜,尧帝之子丹朱联合三苗起兵夺位。舜派大禹领兵平叛,大禹在丹水一带打败了三苗,舜帝将一部分三苗族人迁徙到了三危山居住。此部分三苗后裔遂以危为姓,称危氏,这也是中华危姓的来源之一。据《汉书》,危氏族人的一支后来分迁西域,建有危须国(今新疆库尔勒市和硕曲惠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第一》中有“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又记载有:

黑水、西河惟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禹贡》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至汉初的作品,假托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实为古代地理志。

古代的敦煌及周围地区属九州之雍州,此黑水即流经敦煌的*河,为疏勒河最大的支流;南海即*河西支所注入的哈拉湖,哈拉湖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

后面一段话的大意是:三危这个地方经过洪水治理已经可以住人了,因而三苗人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这里的土壤是*色的,土地质量在九州中属第一等,这里的人民应该缴纳第六等赋税。应该进贡美玉、美石和珠宝。进贡的路线由积石山(今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顺*河至龙门,上下的船只都汇集在渭河以北。

禹贡九州图

上面所描绘的是神话故事及传说。考古发现甘肃地区存在多处新石器时期人类遗迹,其中有一处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今玉门市清泉乡境内(玉门在古时曾属于敦煌郡管辖),距今约年,属新石器时代后期。因其遗址内的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在敦煌地区至今还能看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先秦:游牧民族的角逐场

三苗部落的后裔迁移到三危山一带是一个传说,真伪目前难以判断。真实历史上,在此地游牧生活的是羌戎之族。

时间到了春秋时期,除了原住民之外,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也出现在这个地区,他们之间相互角逐,领地时有变化。

月氏、乌孙、匈奴的恩怨故事,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了解,这里就简单说下。

战国时期,月氏人变得日益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位于蒙古高原的匈奴首领头曼单于的儿子冒顿曾被送到月氏那里当人质,后来逃回匈奴弑父继位,在他带领下匈奴强大起来。

大约在秦朝末年,月氏击败了乌孙并独占了敦煌地区,大批乌孙民众逃奔匈奴,首领之子猎骄靡被匈奴王庭收养。

秦末汉初,匈奴数次出击并逐走了月氏,将河西走廊及敦煌归入治下,匈奴单于命其下属浑邪王驻牧敦煌一带。大部分月氏人迁徙到了伊犁河流域,驱赶走了当地诸多塞人部落,被称为大月氏。

长大的猎骄靡被乌孙人推举为昆莫(首领),向匈奴借兵合击大月氏,大月氏受到重创、被迫继续迁徙到葱岭西侧。乌孙复国,后来又和匈奴反目成仇,双方进入对峙。

这些游牧民族的争夺和迁徙带来西域各国的连锁反应,强大的匈奴对西域和中原帝国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匈奴占领河西走廊也阻塞了西域前往中原帝国的通商之路。

西北历史地理图-秦

两汉:阳关大道的伸与缩

西汉初立,匈奴屡次侵扰,到汉武帝时派张骞通西域,其本意就是联络大月氏、乌孙,谋求夹击匈奴。匈奴浑邪王败于汉*后,畏惧单于降罪,率部降汉,河西之地从此归汉。

莫高窟窟张骞辞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初唐)

汉廷在河西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隶属酒泉郡。元鼎六年(前),汉廷析武威郡地置张掖郡,析酒泉郡地置敦煌郡,并在敦煌城西建造玉门关、阳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赵破奴调集酒泉、张掖等郡人工,合力在*河西岸修筑了敦煌边塞城池,并筑外围的土河、塞城,在马圈口修筑堰坝。

汉廷在敦煌设郡县,筑玉门关和阳关作为通达西域的关口,是为了将之前自发的中西民间交流,转化成了*府控制的利源。

东汉末年学者应劭集解《汉书·地理志》时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敦,大也。煌,盛也”;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中《卷四十·陇右道下》中亦解释“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当时的学者多认为此地对于广开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名之为敦煌。

其实敦煌这个名字的来源至今在学术界没有定论,许多学者都认为“敦煌”一词应是当地土著所呼地名的音译,有匈奴语音译、吐火罗语音译、羌语音译、氐人命名等多种说法;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敦煌”可能来源于希腊人或其他异国人。

现在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如前所说,月氏一度为西域和河西走廊的霸主,吐火罗语在这个时期也成为此区域的通行用语,笔者更倾向于敦煌为吐火罗语的音译。

西汉时的敦煌郡领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六县,包括今天敦煌、安西两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一部分。史载汉武帝数次从内地移民于此,到汉平帝元始年间敦煌郡已有户一万一千二百,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

来到敦煌的移民、戍卒、犯人多为汉人,其数量已超过原住民,汉人成为主体民族。汉王朝组织移民和戍卒进行屯田,兴修水利工程,使敦煌在保持畜牧业的同时,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农业区和粮食基地。

秦时的长城一直修到今甘肃的岷县,汉廷将长城继续向河西延伸,在敦煌的阳关、玉门关两关之间亦筑长城相连。《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西汉除了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外,还自敦煌往西至罗布泊沿线构筑*事设施,建立烽火台(后来的烽火台一直延伸到西域库车),派驻屯田*士和官员镇守,以保护外国的使者,并供应给养。敦煌地区长城与内地长城的建筑材料不同,并无砖石,采用本地的红柳等植物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实而成。

河西四郡和两关的设立,长城、烽燧等的建设,*事屯田的部署,使汉廷在经营西域中占据了主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将*李广利第二次西征大宛时,敦煌作为兵马粮草基地,安排了兵六万人,牛十万头,马三万多匹,其他牲畜数以万计奔赴前线。

西北历史地理图-西汉

到王莽篡汉时,敦煌郡曾先后改名为“文德、敦德”。*事将领窦融在新莽灭亡后,投靠刘玄的更始*权,设法谋得出镇河西的机会。

窦家祖辈累世河西为官,熟知那里的风土人情。他抚结雄杰,怀辑羌虏,并加强边塞防御,后据河西地拥兵自保,使得这一地区相对安定富足,内地多有流民来投。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发兵亲征割据天水的*阀隗嚣时,窦融率敦煌等五郡及羌、小月氏等归汉。

永平十七年(74),东汉恢复了新莽时废置的西域都护府,东汉也曾试图复兴昔日在西域的荣光,但班超等的努力昙花一现,汉和匈奴的势力在西域此消彼长,西域各国纷纷重新站队。

此时的汉廷已经无力支撑大规模的*队在西域扬威,往往借助西域中亲汉国家的*事力量制衡它国。永初元年()汉廷召回西域都护、长史及屯田士兵。元初七年(),代替原西域都护主管西域事务的护西域副校尉常驻敦煌;敦煌成为经营西域、抗击匈奴的前线,而敦煌太守在西域*治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成为在西域*事活动的实际负责人。

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朗、许由、马达、宋亮等历任敦煌太守或智慧或愚蠢、或勇武或怯懦的西域故事;在清代于新疆巴里坤发现的《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就记载了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率兵战胜匈奴呼衍王之事。

三国鼎立时,敦煌在曹魏治下,几任太守治理地方颇有功绩。尹奉继续推行屯戍*策;仓慈鼓励多民族通婚,保护通商;皇甫隆教民使用二牛抬杠犁地,并推广衍溉法(毛细灌法)。敦煌没有受到中原战乱影响,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榆林窟25窟弥勒经变中的二牛抬犁耕作图(中唐)

六朝:西凉国都与佛教大昌

西晋短暂统一之后,陷入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批中原士人逃奔河西避难。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年),敦煌先后归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五个*权。

前凉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三营合并,称作沙州,治所设在敦煌。前秦灭前凉,控制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建元二十一年(),苻坚迁江汉百姓一万户、中原百姓七千余户到敦煌。

年,前秦*权经淝水之战而土崩瓦解,出征西域的将领吕光返回河西,在武威建立后凉。公元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首次成为国都。

西凉为对付沮渠蒙逊的北凉,迁都酒泉并带走大量人口。后西凉灭于北凉,西凉末君李歆之弟李恂据敦煌抵抗,兵败被屠城。

北凉灭于北魏,北凉王族沮渠无讳仍据河西抵抗,于年挟裹万余户居民弃敦煌前往西域鄯善;原西凉李暠的孙子李宝乘虚占据敦煌,并派其弟李怀达为使入北魏归降,北魏封李宝为沙州牧、敦煌公。

北魏在年,把李宝召至平城,直接掌控了敦煌,并建立了敦煌镇,此时柔然汗国已经控制了西域,敦煌成为抗击柔然的前沿阵地。在敦煌镇将尉多侯、乐洛生的率领下,敦煌*民击败了柔然铁骑多次的进犯。

孝文帝否决了一些官员放弃敦煌的建议,升敦煌镇将为都大将,辖晋昌戍、乐涫戍、酒泉*、张掖*,敦煌再次成为河西的**中心。

西北历史地理图-北魏

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敦煌镇改为瓜州,领敦煌、酒泉、玉门、常乐、会稽五郡,治所在敦煌,北魏分裂为西魏北周后,仍在敦煌设瓜州,年改敦煌县为鸣沙县,属敦煌郡。

社会极度动荡之时,往往也强化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寄托。东汉初佛教东渐,最初只是路过敦煌,并没有在本地立刻传播,敦煌佛教的发展稍迟于中原。

西晋时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月氏人竺法护在此布道,被称为“敦煌菩萨”;竺法护的弟子竺法乘“西到敦煌,立寺延学,忘身为道,诲而不倦”;北魏时敦煌人宋云曾西行求经;高僧昙摩密多在敦煌建立禅修精舍。敦煌地区逐步具有了一定的佛教流行基础。

据敦煌写本P.《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载: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常)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是说乐僔和尚云游来到鸣沙山,忽然眼前一亮,对面三危山好像有千佛在金光中显现。于是,他就在鸣沙山东面的悬崖上,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所佛窟。不久以后法良禅师东来,在乐尊所建窟的旁边,又开凿了一个洞窟。

此碑立于武周圣历元年(),离秦建元二年()已经过去了多年,这是目前最早对莫高窟由来的文字记载。

鸣沙山在地质上属玉门系砾岩,岩群质地较松,利于开凿建窟(但材质不利于雕像)。最早期的洞窟都是作为静处修行之用,并没有壁画、塑像。

这里要说明下,公元年,敦煌尚属前凉(张天锡在位),年才亡于前秦。并且开凿石窟,并不仅是僧侣修行专用,也是河西儒家学者隐居著书及论学之用。如《晋书》中的《列传隐逸传》记载的:“郭瑀字元瑜,敦煌人也……礼毕,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作《春秋墨说》、《孝经综纬》,弟子著录千余人”。

来自中原的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信奉佛教,目前存留的多个北魏时期石窟,应该大都是他在任时开凿的。北魏的石窟形制已经出现中心塔柱窟,壁画开始变得生动活泼,内容也融入了中原风格。

此时的敦煌石窟已经从僧侣修行窟转为功德窟。北周时的瓜州刺史建平公于义也在敦煌大兴佛事,继续开凿石窟。在前面提到的《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中有“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的说法,说明元荣、于义作为敦煌最高长官,对当地建窟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莫高窟窟北壁飞天

(西魏,上为中原式飞天,下为西域式飞天)

隋唐:河西重镇与丝路奇迹

隋统一南北朝之后,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隋大臣裴矩在张掖监管互市期间曾撰写了《西域图记》,此书不只是一部西域地理图籍,还成为隋唐两朝经略西域的指导纲领。

开皇二十年()隋*大败突厥;大业四年(),裴矩联络铁勒出兵打败吐谷浑,隋*乘机攻入吐谷浑境内,占领大片领土。隋之后进*西域,设鄯善郡、筑新伊吾城,控制了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入口。

隋朝经二世而终,接着天下大乱,中原对西域的经营到唐时再起,经由高昌的通道最终在唐时彻底打通,这就是前述西域的三道门户。

隋文帝、独孤皇后和炀帝均崇信佛教,仁寿元年(),文帝遣中使至敦煌的崇教寺建舍利塔。隋仅有三十七年寿命,但莫高窟现存隋代洞窟近百,说明其时经济之发达、佛教之兴盛。

隋代壁画非常精美,菩萨形象开始世俗化,供养人像更加写实。

莫高窟窟文殊菩萨(隋)

隋炀帝搞得天下大乱之后,东突厥崛起。大业十三年(),武威郡李轨举兵反隋,自称凉王,占领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归附于东突厥。

高祖武德二年()李轨被唐所灭。唐廷占据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在敦煌置瓜州。武德五年,唐廷平定瓜州刺史贺拔行威叛乱,改瓜州为西沙州,州治设在敦煌。另在原瓜州属下的常乐县置瓜州,设总管府,辖瓜、西沙、肃三州。

唐初,敦煌以西是突厥势力,以南是吐谷浑,唐廷对于边关封锁十分严厉,严禁百姓出蕃。贞观初期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就是从瓜州地区偷渡出去的。

榆林窟3窟玄奘取经图(西夏)

贞观七年(),唐廷改西沙州为沙州。在此前后,唐廷北灭东突厥,西讨吐谷浑;开始进*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四镇以巩固战果。最后,又在显庆二年()灭掉西域最大的敌人西突厥。在经略西域的过程中,敦煌依然是*用物资和兵源的供应基地。

此后,新兴起的吐蕃和西突厥余部与唐争夺西域,敦煌作为边防重镇,一直保持了较强的*事实力。

上元年间,唐廷将西域南道上的石城镇(原名典合城)和播仙镇(原名且末城)划归沙州管辖,武周时,在沙州城设边*豆卢*;景云二年(),唐廷分陇右道设立河西道,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治所设在凉州。

敦煌在盛唐得到了稳步发展,沙州下辖敦煌、寿昌二县,共有十三乡,县乡里制度健全。唐廷推行均田,敦煌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灌溉网络,耕地面积得到扩大。到天宝时沙州有户六千三百九十五,口三万二千二百三十四。

西北历史地理图-盛唐

盛唐时经济发展、交通畅顺,中西交流络绎不绝,敦煌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沙州十三乡之一的从化乡,就是由粟特人聚集而组成的,在其地建有火祆教神祠。敦煌遗书中也保存有景教、摩尼教的经典,还有大量译成粟特语的佛典。

敦煌45窟胡商遇盗图(盛唐)

李唐王朝奉老子为先祖、大力提倡道教,抬高道教地位,敦煌有多处道观。但敦煌佛教在民间仍被广泛信仰,莫高窟的开凿活动更加兴盛。中西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当时的高峰,石窟艺术也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唐代壁画内容丰富多彩,人物栩栩如生,青绿山水绝妙;很多佛教彩塑也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莫高窟45窟彩塑(盛唐)

残唐五代:吐蕃与归义*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叛*势如破竹进逼长安,唐玄宗紧急调动包括敦煌在内的西北精锐边*平叛,导致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虚而入。

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此时已经击溃吐谷浑并掌控了青海地区,趁机加快了经略河西及西域的步伐,唐在陇右、河西的防御节节败退,至唐代宗广德元年(),陇右全境陷落,河西与中原被隔断;接着凉、甘、肃、瓜诸州陆续陷落。

唐河西节度使最后移节沙州,沙州成为一座被吐蕃包围的孤城,顽强抵抗超过十年。一直到德宗贞元二年()(沙州陷落有、年等不同说法),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望情况下,率领*民抵抗的唐安西都知兵马使阎朝与吐蕃将领谈判,在得到沙州居民不会被外迁的承诺后,开城归降吐蕃。

吐蕃统治敦煌期间(大致相当于中唐时期),敦煌仍称沙州,隶属瓜州*镇,最高**长官称节儿(城主、千户长),隶属于乞利本(万户长,瓜州节度使)。

吐蕃治下,唐制被废除,强制推行吐蕃本土各项制度。废除原县乡里等各级行*机构,将民众按照职业改为部落制;任用一些投靠他们的当地大族豪门为部落使及各级官吏。

吐蕃推行新的赋税制度,按地亩征收地子、按户征收突税,百姓负担大大超过以前。又推行吐蕃语,禁用唐年号,要求汉人“形遵辫发、左衽束身”,汉人地位要低于吐蕃人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因为民众反抗不断,吐蕃统治后期的*策有一定的调整和缓和。

敦煌受吐蕃包围十余年而未被攻破,最后吐蕃还接受当地*民结盟而降,以吐蕃的实力和惯常做法当不致如此,这或许和吐蕃人亦崇信佛教,视敦煌为佛教圣城有一定关系。

城陷后,吐蕃赞普邀请从武威避难敦煌的高僧昙旷入藏论道,昙旷年老多病不能行,撰《大乘二十二问》,回答赞普有关顿渐之争的疑难问题。汉僧摩河衍奉赞普诏从敦煌入藏传授顿悟禅法,汉地禅法在藏地风行一时。出生吐蕃世家的“大德三藏法师”法成也在敦煌讲经、译经。

敦煌当地民众信仰佛教者日益增多,抄经、开窟、造像活动一直在继续。当代寺院地位数量及规模得到极大发展,比较吐蕃统治初期与末期,寺院数量由十三所增加到十七所,僧尼由三百一十人增加到数千人(当地总人口约两万五千人)。

寺院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势力,拥有田地、果园、油坊等大量不动产及为逃离暴*而投靠的依附人口(寺户),自身也从事经营活动。

沙州的僧官,唐制时称僧统,吐蕃时改称教授,最高僧官为都教授,吐蕃统治末期的都教授为出自当地吴姓大族的洪(音同辩)。在吐蕃管辖敦煌时期,唐统治的中原地区发生“会昌法难”,敦煌躲过了此次灾难。

莫高窟窟吐蕃赞普理佛图

(中唐,吐蕃占据敦煌时期)

吐蕃据河西之地,严重威胁到唐王朝帝都长安的安全,唐一直在谋划恢复河西失地。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王国内部大乱,会昌四年有记载“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十八州”。唐储备粮草*械、训练士卒一直在进行中,开始*事行动是在宣宗大中三年(),唐廷光复秦、原、安乐等三州、七关。

就在同一时期,大中二年()沙州大族张议潮率领当地各民族联*起兵,赶走了吐蕃统治者,占据沙州和瓜州,以后张议潮又陆续攻占了肃、甘、伊等州。张义潮遣十路使者分路向唐廷报捷,此时敦煌与中原仍被吐蕃隔断,只有一路以洪弟子悟真为首的使者在年辗转抵达长安,唐廷才知晓瓜、沙二州已被光复。唐廷遂在沙州设归义*节度,授张议潮节度使等职位。

咸通二年()张议潮攻克吐蕃控制的河西重镇凉州。咸通七年,归义*西征吐蕃,陆续收复西州、北庭、轮台等西域故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之碑》称归义*收复的地区内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众,势力达于极盛。

后来,张议潮入朝,其侄张淮深(张议潮兄张议潭长子)继任。张议潭之前就携版图户籍入朝为质,张议潭去世后张议潮接着去长安为质,从这里可以一窥唐廷对归义*的复杂心态,更多地是视其为地方割据势力,而不是唐直接治下的疆土。

归义*在辖区内恢复唐制,推行汉化,利用对大唐故土的认同将河西汉人团结在一起。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区别对待的*策,乡里制与部落制并存,也吸收其头领参加*权。

归义*建立时,正好是中原在会昌法难后佛教复兴,佛教在敦煌继续得到保护与发展。如法成应弟子张义潮之请,没有随吐蕃*离开,依然留居此地讲道译经;洪为首的僧团有力地支持了张义潮的起兵,他依然延续着最高僧官的职位。但是归义*逐渐加强了对佛教寺院的管理,通过控制僧官任免、削减寺产等举措限制了僧团势力。

敦煌窟南壁和与南壁相接的部分东壁张议潮出行图

(归义*时期)

唐昭宗大顺元年(),张淮深兄弟及全家被害(被谁杀的有争议),张淮鼎续任节度使。年,张淮鼎卒,托其子张承奉于索勋(索家为敦煌大族),索勋自立为节度使。年,张议潮第十四女(敦煌另一大族李明振之妻)与李氏家族杀索勋而掌控大权。年,张承奉依靠其他大族支持夺回实权,同时派使向唐廷汇报,唐昭宗下诏正式册封张承奉为归义*节度使。

归义*持续内乱给其周边和辖区内的其它部族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来追随张议潮的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西进高昌自立建国,西域曾为归义*占领的伊州等处逐次失陷,河西回鹘也据甘州自立,从甘州退守肃州的龙家也不再听从归义*的号令,凉州被嗢末族群(又称温末、浑末,主要由原吐蕃*中多民族奴户聚集而成)控制。归义*实际能控制的地区仅剩瓜、沙二州。

唐末,朱温挟天子而令诸侯,群雄逐鹿中原,唐朝名存实亡。年,张承奉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张承奉与甘州回鹘大战,二胜而后大败,内部怨声载道,年被迫认回鹘可汗为父,成为甘州回鹘*权的附庸。

年金山国亡,沙州大族曹家中的曹仁贵(后更名议金,粟特人后裔)自立为节度使,恢复了归义*称号,此时归义*辖地仅剩瓜、沙二州及悬泉、常乐等六镇。

曹氏统治时期,以通婚、参*等方式笼络当地望族;通过联姻等办法修复同周边民族关系;发展生产和文教,向中原王朝进贡,接受中原王朝的封号(年后梁,年后唐授曹议金节度使职位)。年,曹议金乘甘州回鹘汗位交替之机,率*亲征并击败甘州。年,新立的回鹘可汗阿咄欲娶曹议金女为妻,双方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西北历史地理图-归义*后期

曹氏归义*时期礼遇、笼络佛教僧团,历任节度使和大族在莫高窟或榆林窟新建或重修石窟,大兴佛事。此阶段石窟中高大的供养人画像成为特色,曹议金及其子女、索勋、于阗国王李圣天、回鹘公主、归义*各级官员、各大族、僧官等历史人物都以供养人像的方式留存在石窟中。

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人像

此窟绘有诸多供养人像

包括有李圣天的王后(曹议金次女),曹议金的夫人(回鹘天公主)

曹氏归义*始终保持着与中原*权的臣属关系,从史书中我们可以零星看到关于归义*、关于沙州的记载。

到曹延禄执*晚期,归义*再度与甘州回鹘发生战争,并清洗归义*内部的“亲回鹘派”,引发内部兵变,曹延禄与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杀。延禄的族子曹宗寿在众人推举下掌握了归义**权,宋廷遂任命曹宗寿为归义*节度使。

战争和内乱使曹氏归义**权迅速衰落,而沙州回鹘的势力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与归义**权抗衡的重要力量。

史料中最后一次记载有曹家末代节度使曹贤顺遣使入宋朝贡的记录为天圣元年(年),此阶段曹顺贤同时入贡辽国,被封为敦煌郡王,之后曹氏归义**权的消息从史籍中消失了,目前推断应是为沙州回鹘所吞并。

曹氏家族前后执*超过百年,在当时强敌环伺、内部组成复杂的情况下殊为不易。

宋元:丝路没落与敦煌废弃

年*项(羌族的一支)李元昊正式建立大夏国(西夏)。在之前的年,西夏曾攻占沙州,但是之后的史籍中仍有沙州朝贡宋朝的记载,例如天圣八年()及九年,当为其时拥有此地的沙州回鹘所为,一直到西夏乾道元年(),西夏彻底控制瓜沙才结束。

西夏与北宋之间战争不断,敦煌也是西夏与西域联结的关口要地,还需要防备西域回鹘的进攻,敦煌再度成为边防*事要塞。西域各国商人为避免兵祸与重税,改道进入中原,加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敦煌的地理优势已经不再,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西夏统治者也笃信佛教,在管辖区域四处开窟建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敦煌新建、重修石窟等活动仍然盛行,现在的莫高窟以及榆林窟、西千佛洞这些地方留存了最多、最集中代表西夏特色的石窟壁画。

莫高窟窟东壁供养菩萨(西夏)

年蒙古*曾围困敦煌,年蒙古大*攻克沙州,同年灭西夏。年,升沙州为沙州路,设沙州总管府,统瓜、沙二州。同年遣汉*于此屯田。

在元时,敦煌一度为交通要地,保障三大汗国与元大都的联系。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到中原各地。后元朝移瓜沙居民入肃州,敦煌再次衰败。

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造尚有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在莫高窟立有两块此时代的石碑,是元末顺帝至正八年()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和年的《重修皇庆寺记》。

笔者收藏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碑》拓片

明清:渐被遗忘与世界瞩目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洪武五年(2)明*经略河西,在瓜沙一带击败元*残部,明*并未在沙州驻防,勒兵东还,并在肃州西筑嘉峪关为国门。以后嘉峪关通哈密之路成为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干线,敦煌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交通作用。

永乐二年(),重新占领沙州的蒙古族酋长率众降明,明成祖下令在敦煌设沙州卫。正统十一年()明廷将沙州卫属下民众全部强行迁入关内,沙州卫废。成化十五年(),为抵御吐鲁番进攻,明又在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任命在沙州的蒙古罕东部首领只克为指挥使。

正德十一年(),吐鲁番向沙州发动大规模进攻,罕东左卫指挥使乞台逃入了嘉峪关,余部投降吐鲁番,敦煌遂为吐鲁番占据。嘉靖十一年(1),明关闭了嘉峪关。

在沙州卫和罕东左卫管辖敦煌时期,敦煌已经成为蒙古后裔的牧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吐鲁番占据敦煌以后,敦煌佛教终归绝迹,莫高窟“佛像屡遭毁坏,龛亦为沙所埋(敦煌县志)。在莫高窟洞壁上可见多处汉、蒙古等语言的“到此一游“文字,多为当时偶尔路过的旅人所题写。

西北历史地理图-明

清朝入关前期无暇顾及西北,吐鲁番一直占据着敦煌。康熙后期,清*渐次夺取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直至平定新疆。一直到雍正元年(),清廷才在敦煌设沙州所建制,年升沙州所为卫,并从甘肃五十六州县迁移二千四百余户百姓到敦煌屯田,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

沙州旧城为水灾所毁,清朝在其东重新筑城(即今城址)。到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成为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

乾隆二十五年(年),改疏勒河流域诸卫所为州县,改沙州卫为敦煌县。嘉庆和道光年间,当地佛教徒对莫高窟进行了整修,但是艺术水平较低。同治年间敦煌一带也成为清*与回民交战的战场,经过这场战乱,敦煌的人口又减少了很多,敦煌成为一座被人遗忘的普通小城。

西北历史地理图-清

大约在光绪二十四年(),道士王圆箓流浪来到莫高窟,此地已经非常破败,窟前的上、中两寺被藏传佛教的喇嘛占据,王道士在莫高窟下寺安顿下来。他四处化缘,想按照道教的灵宫来改造莫高窟的佛殿。

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所雇的伙计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今编号为第17窟,此窟就是前述归义*时期最高僧官洪的纪念堂),里面堆满了各种佛教经卷等物品,总数量约5万余件。

藏经洞的封闭原因和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在曹氏归义**权晚期,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灭掉于阗佛教王国,莫高窟的寺院从东逃的于阗人那里得知消息,出于惧怕将重要的经卷和佛像、幡画等集中起来,收藏在原来存放废弃经卷、过时文书、旧幡画的洞窟中,并将该窟洞口封闭起来,用壁画做了必要的掩饰。

王道士挑选出一些精美的经卷和绢画,赠送给当地的乡绅和能见拜见的各级官员,可惜无人意识到这批宝物的价值,官府对藏经洞无动于衷。

消息传出后,外国探险家斯坦因(英国)、伯希和(法国)、日本大谷探险队、俄国奥登堡探险队、华尔纳(美国)等接踵而至、以极低的代价从王道士那里将藏经洞中的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席卷而去,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也遭到破坏性地盗取。

在外国人盗取这些文物的时候,国人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年伯希和再次来到北京后,向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出示所携的敦煌经卷,才引起了中国学者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