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王昌龄的从军行,描写边关之地的景观 [复制链接]

1#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这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王昌龄题下的一首边塞诗,亦是边塞组诗《从*行》当中的第七首。全诗语言凝练,文字激越铿锵有力,格调雄浑开阔,浑厚不已,极尽豪迈奔放之美,堪称边塞诗当中的佳作。在该诗当中,诗人开篇描写了玉门关的山峦与烽火台,起笔突兀,将边关之地完备的设施防守展现了出来,体现了当时唐王朝国力的强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信心与钦佩之情。在收笔上,诗人言辞略为深婉,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马入深林的动态画面,耐人寻味,令人生出意犹未尽的感觉。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也能对该诗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国力强盛的时期,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且当时的统治者锐意进取,在保家卫国的基础上积极开疆扩土,不断扩大统治区域。且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是如此,百姓参*的热情高涨,渴望能够亲上战场,浴血奋战,不惜奔赴万里之外觅取将相之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无数诗人题下了大量反映这种积极高涨的精神的诗篇,其实就包括诗人的组诗。且诗人的组诗因为意境雄浑、极尽慷慨激昂而被广为流传,成为其中的佳篇。

“玉门山嶂几千重”当中,“嶂”指的是直立像屏障一般的山峰与山峦。“玉门山”指的是玉门关四周峭拔的山峰与连绵不绝的山峰。“几千重”指的是成千上万的山峰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样子,此处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几千重”属于虚数词,指的是山峰的数量很多。玉门关四周层层叠叠环绕着成千上万的山峰,山峰宛如密不透风的屏障一般,牢牢且坚定地守卫着玉门关,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在这句当中,诗人主要描绘出了玉门关附近的地理环境,描绘了附近的自然景观,道出了玉门关地势之险峻,易守难攻,指出来这一道关口地理位置的重要,堪称*事要点。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时的玉门关属于唐王朝重要的关口,西抗吐蕃,北防突厥,重之又重。“山北山南总是烽”当中,诗人主要描写了玉门关一带的布防状况,体现了玉门关一带防守设施布置的完备。“烽”指的是当时传递战争消息的烽火台。站在玉门关的高处眺望,可以看见附近的山头上都布置了烽火台,用以传递战争的消息,可以看见此处防守设置的齐备,也从侧面反映了唐王朝国力的强盛。

“人依远戍须看火”当中,诗人主要简单介绍了烽火台的作用。在边关之地,山顶上和城关当中建造烽火台,这是为了点燃烽火来传递战争的消息。当时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将士们也是依靠观看烽火状况来戍守边关。同时,“烽火”本身就被赋予了战争的含义,比如“烽火燃山河”一句,烽火往往与狼烟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当时战争形势的紧张。

“马踏深山不见踪”一句写得极尽巧妙,该句属于景语,诗人收笔深婉,勾勒出了一幅马入深山的画面,使得全诗意境开阔起来,耐人寻味。在诗人勾画的边塞风光图当中,清幽的山林似无穷无尽,这也与首句形成了对照关系,遥相呼应,正因为边塞之地山峦叠嶂,所以林深山静,疾奔的马匹迅速冲进了深山当中,悄无声息就没了踪影。全诗语言凝练,起笔突兀,收笔深婉,耐人寻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