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1122/4522589.html正月里,带孙子去东洲公园看杨柳,那时柳枝上的叶芽才是个小米粒,长长的柳枝一根根垂下来,随着风儿飘动。
孙子脱口而出“长发姑娘”。
太形象了!那飘拂的柳枝像极了姑娘头上的长发。
孙子上幼儿园,去陪伴了一个多月,回到家乡,再到东洲公园去的时候,已经是4月初了,就是农历的二月末、三月头。那些米粒大的叶芽已经全部长成了片片柳叶。晨光里,柳枝轻轻摇曳着,一阵微风吹过,柳叶、柳枝便拥抱成一团团、一簇簇,如耳边细语般发出沙沙的声响。
杨柳,便只是一个物象,也有千种风情,万般姿色。偏偏古往今来的迁客骚人,赋予了它无限情思。单是以“柳”命名的词牌、曲牌就有不少,譬如风中柳令、吴门柳、江南柳、折柳枝、折杨柳、陂堂柳、吹柳紊、柳叶儿、柳梢青、柳梢春、柳腰轻……,而诗词大家咏柳的名词佳句更是不可胜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是咏柳诗中最为耳熟能详的一首。
乱条犹未变初*,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是曾巩的《咏柳》诗,后两句写出了柳絮的飞舞蒙天,夸张中又十分形象生动。
裹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中唐诗人韩偓这首《咏柳》,写风雨中的柳枝,裹雨带风,楚楚动人,惹人怜爱。玉手折得,恰似观音。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莫令歧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薛逢的这首《咏柳》,写景抒情,既写了柳树,柳枝,也写了柳絮,一句“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既是诗人的动情劝慰,也是诗人彼时内心情感的写照。
这是几首题为《咏柳》的名诗,咏柳的名句,更是数以千万计。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宋,杨万里)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唐,白居易)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宋,寇准)
读咏柳古诗,吟千古名句,赏春风柳色。谓,“柳不醉人人自醉也。”
本地人爱柳,摘叶为笛,可以吹奏出宛转悠扬、哀婉悱恻的乐音。在那柳叶为笛吹出的缠绵悲伤中,抒发的不正是心里的相思情,离别意吗?
本地人爱柳,喜欢折柳枝为冠,是玩乐,也是热爱自然,意欲将自己融入自然的情意。笔者在东洲赏柳的时候正好遇到一群女孩在柳树下游戏,其中一个女孩头上就戴着柳枝编就的冠。
#咏柳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