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爷爷是石油人 [复制链接]

1#

文/胡润辰

河西走廊西头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出产石油的地方,它就是玉门油田。这里也是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年8月11日,祁连山下玉门老君庙旁的一号井获工业油流,揭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第一页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省,因在抗日战争产出石油而名扬海内外。从前,外国人傲慢地说:“中国没有石油,要用石油就得买我们的”。那时的中国被戴上了“贫油”的帽子。年8月,经过孙健初等老一辈石油人的跋涉寻找、艰难勘探,终于在玉门的老君庙打出了第一口油井——老一井,从此开启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先河。从这里先后走出了10万石油人,支援全国各油田,著名诗人李季曾说:“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铁人”王进喜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玉门油田因此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个英雄油田的员工,听着他们讲述油田故事,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对石油的激情和热爱。妈妈时常给我讲爷爷在油田工作的故事。爷爷年轻时酷爱学习,他所有的技术都是自学而成。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一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钱,他却把钱用在买书学习上,有些技术类的书籍他都能够倒背如流。经过他设计改进的修井机更加安全、高效,至今还在油田使用。爷爷技术精湛,了解每台设备的脾气,甚至仅凭听声音就能分辨出车辆故障出在哪里。年轻时的他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技术标兵,深受同事们的尊敬。在一次井喷中,爷爷奋不顾身地扑向了井口,用身体堵住了喷涌而出的原油,井喷最终控制住了,爷爷露出了疲惫而欣慰的笑容。可他全身却被乌黑的原油糊了个遍,只剩下洁白的牙齿,感觉他就像“铁人”跳泥浆池的样子,都是英雄的石油人。

爷爷常说吃水不忘打井人,石油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恩石油,要为祖国奉献更多的石油。听着妈妈讲着石油的故事,我思绪万千。我们能否踏着先辈的足迹?我们能否把红旗扛起?我们要牢记每一位石油前辈的努力奉献,牢记每一滴石油的来之不易,牢记茫茫戈壁中每一个石油前辈的足迹,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劳动,努力成为祖国最需要的人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