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词能力的厉害之处,就是用那么简短的几句话,便能无限地提升出意境,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名句,哪怕是数千年后人们再读时,仍能被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打动,特别是如临其境尤为深刻。
老AO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虽有过无比繁华的盛世,但西域的纷乱一直是一个麻烦。
晚年的王维送好友元常一路从长安到咸阳出使安西(今新疆),临别之际写下了这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名句。
其意思说的是,老朋友再来喝几口热酒吧,等你回来的时候,也许就见不到我这个老朋友了。
写下这首千古名诗以后,王维在安史之乱后不久就撒手离去。
由于历史资料缺失,人们也无从知道在王维过世之前,元常是否通过阳关回到长安,与诗人再把酒言欢。
但诗中所描绘的阳关,却成为了后人好奇的地方。
从敦煌市中心驱车到阳关,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前来的游客多选择旅游大巴,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自驾前往。
交通的便捷性,让今天出现在阳关景区的游客多了不少。
但古时从长安到阳关却要走上个把月的时间,所以根据王维的生平路线,想来也是没有到过阳关。
阳关于汉武帝时期设立,是抵御匈奴的第二道*事边塞,第一道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玉门关。
历史上,它既是扼守北方游牧民族的*事要塞,也是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驿站之一。
再往西便是茫茫沙漠,但只要翻过一望无际的荒漠,就能够抵达西亚、甚至欧洲。
但实际到了隋唐时期,阳关就和老玉门关一样被废弃。
后来也逐渐被风沙淹没,只剩下裸露在沙土外的一部分破败城墙烽燧。
到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考古学家考验,人们才在沙土中把这座消失了一千多年历史的边塞遗址重现在世人眼中。
但此时的阳关古塞,除了一部分文物以外,现存的古城只剩下一片残躯。
所以今天游客看到的阳关景区,其实90%左右的建筑都是后来重新修建而成。
唯有直立在荒漠中孤零零的烽燧和少部分遗迹才是汉代时期的古迹。
重建后的阳关,既有展示丝绸之路文化历史、文物的博物馆。
也有复原塞内的*营、防御设备等*事设施,还有一些古代名人的雕像,比如张骞出使西域的雕像。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互动。
比如给游客有偿签通关文牒,然后通关的时候有模似样地拿出文牒才能被放行。当然游客也可以不购买~
通关之后,就可以遥望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让你感受下塞外的肃杀之意,游览只剩下一片如同小土丘的烽燧古迹。
剩下就是围栏外的古董滩,据说上个世纪年代,那儿很容易就能够发现古董,是一处出宝贝的地方。
如今用围栏拦住,自然是不允许游客进入。
当然其目的可不是真的因为防止你来挖文物,更多是圈成一个区域告诉你这是一个景点罢了。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阳关虽然是重建的商业旅游景区,但也能够在复建的古城中感受到一股塞外的意境。
只是不同于大多数诗人所描绘的离别伤感、铁血肃杀萧瑟、重建后的景区呈现更多的观感是历史。
所以要想找到诸如“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就看个人是否有一些历史资料的了解,否则仅凭景区讲解是很难的。
景区游客量不多,这种历史性的遗迹热度远远低于一些网红景点,所以即便是国庆节假日也不会出现人山人海的拥堵现象。
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如果有计划到敦煌之行,不妨把它列入为其中一站。
图片为去驴行专栏摄影师老AO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