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物候记
边塞诗欣赏
边塞诗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边塞诗在盛唐进入鼎盛期,美学风格雄浑、磅礴、浪漫、悲壮。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盛唐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
我们一起赏析十二首豪迈的边塞诗吧,读完让人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首先是最新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三首边塞诗。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唐诗中的七绝压卷之作,作者王昌龄是“七绝圣手”、“四大边塞诗人之一”。前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久远而辽阔的时空,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痛苦,表达了悲愤之情。后两句借追思飞将军李广的功绩,寄托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争的愿望。
从军行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出手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就把战争气氛渲染的十分酣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王瀚家资富饶,性格豪放不羁,仕途不得意,却是名诗人。他的诗感情奔放,为人所爱。
本诗描写边塞将士在一场难得的酒宴上欢聚畅饮的场景。前两句,诗人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渲染出一幅五光十色、酒香四溢的热闹场景。三、四句借将士们在筵席上相互劝酒的口吻,表现将士们豪放爽朗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以下为部编版教材之外的边塞诗,拓展练习一下吧: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为千古名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从军行
杨炯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年间,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从军行》借用汉乐府旧题,写一个书生从报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从军、奔赴沙场奋战的全过程。
无论题材和风格,都突破了六朝以降的绮靡柔媚之风,上承建安的苍劲雄健诗风,对仗完善,颔联、颈联、尾联都整齐对仗。语短意长,雄健激扬,不愧是边塞诗中上乘之作。
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此词慷慨悲凉,既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辛,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盛唐边塞诗人中,唯有岑参熟悉西部边塞,并从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出发来描绘西部边塞。此诗为作者在轮台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送行主帅封常清西征播仙时所作。
走马川即今天的车尔臣河。全诗描写了轮台附近平沙莽莽,碎石乱飞的恶劣气候,同时也歌颂了军士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勇敢赴敌的精神。
全诗句句押韵,三句一换韵,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对全诗光怪陆离、雄伟奇丽的艺术境界的构成,起了辅助作用。
塞下曲
李白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
《前出塞九首》是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争战略的看法。组诗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塞下曲
卢纶唐
(六首之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六首之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塞下曲》为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是卢纶的组诗代表作。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慑敌、庆功宴舞、狩猎等场面,描绘了将边关将士的英勇善战。我们节选的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之二》、《之三》。这组诗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章,寓意隽永,气势雄阔。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唐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有“诗鬼”之称,他的诗大多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是浪漫主义诗人。李贺虽是李唐皇室远亲,又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但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27岁英年早逝。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看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顿挫激越,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气概多么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