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打开唐诗典籍,仿佛玉门关变成了边塞诗的一个标签,想象一下,如果古代的诗人们聚集在一起,是否有人会问到“你去过玉门关没有?”“什么?玉门关都没去过你也算边塞诗人?”。这座充满西北情怀的神秘关卡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又为何被人们传唱。今天就由笔者带大家走入玉门关的前世今生,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领略风沙满地的西北情怀。
玉门关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初年刚刚定鼎中原的刘邦急匆匆的准备西征匈奴,没想到被统一匈奴的冒顿单于来了一个白登之围。这才让西汉知道了匈奴的强大,同时也让每一代皇帝都留下了一个北逐匈奴的愿望。经过文景之治的西汉,国力强盛,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已经充分强大。于是汉武帝一声令下,卫青和霍去病的带着的大汉精锐一举攻破匈奴王庭,封狼居胥而回。
西汉正式拥有了西域的所有权,于是设立敦煌、张掖、酒泉、武威四郡来阻隔匈奴和西域的联系。之后更是设置两道重要的关卡“玉门关”和“阳关”作为军事要地来经营和威慑西域。这就是玉门关最初的来历。
玉门关刚刚设立的时候,是在现在敦煌西北方的小盘城,当时还不叫玉门关,在当地流传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推测出玉门关的来历。传说在小盘城的西北有一个驿站叫“马迷途”,即便是经历丰富的老马在这里也会迷失方向。且这里天气干燥炎热,所以一般行商商队都会选择在天气凉爽的夜晚赶路,也正是如此,夜晚一片漆黑根本分不清方向。有一只商队就在这里迷了路而商队中有一个小伙子捡到了一直饿倒在地的大雁,给大雁喂食之后大雁竟然口吐人言,告诉他们在小盘城上镶嵌一只夜晚可以发出光芒的玉石,它就可以帮他们走出这里。商队老板答应了,于是在大雁的帮助下他们成功走了出来,商队老板也将一颗夜光墨绿玉镶嵌在了小盘城上,从此再也没有人走失在“马迷途”,而小盘城也因此变成了“玉门关”。
传说虽然不一定真切,但是却表达着人们对玉门关深切的喜爱之情。从地图上来看,玉门关是中原关中通向西域最后的关口,再往西便是楼兰古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所以在两汉时期,玉门关作为沟通丝绸之路的关卡,他的重要性非同小可。我们熟知的班超在出使西域之后就是驻守玉门关的守将。而到了北魏时期随着孔雀河萎缩,楼兰改名鄯善并且举国迁移,楼兰古道也开始废弃,玉门关的重要性大不如前。
直到隋唐时期,天气日益干燥,缺乏降水的河西走廊加大了疏勒河的灌溉用水,使得疏勒河水量急剧减少,大片的河道消失变成荒漠,坐立在疏勒河旁的玉门关随着河道的消失逐渐被废弃,慢慢的被无尽的黄沙吞没在了荒漠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玉门关遗址仅仅只有部分断壁残垣,他们孤单地屹立在荒漠中,如同驻守边疆的士兵,伴着落日余晖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苍凉的历史和这座大漠雄关当初的壮丽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