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一首含蓄隽永,质朴自然的乐观进取诗作。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苔藓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仍旧长出欣欣绿意。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能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唐代著名大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豁达开朗,沉郁豪迈的即席抒怀诗作。巴山楚水,空旷荒凉,光阴寂寥。怀念旧友,徒然吟诵闻笛词赋;久谪归来,一切恍若梦中隔世。翻覆船只旁边,千万帆船勇往直前;枯萎树木前面,葱翠绿树欣欣向荣。对酒当歌,奋发进取,壮志凌云,豪情万丈。
《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是唐代著名大诗人刘禹锡晚年写的一首阔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真挚酬和劝慰诗作。身体渐渐消瘦,头发慢慢稀疏,历经世事沧桑,阅历丰富深广。心情舒畅,无牵无挂。日落时分,照耀桑榆树端;霞光余晖,绚烂映红满天。
《论诗五首·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代诗人赵翼的一首慷慨激昂,开拓创新的寓意深刻诗作。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不落窠臼,推陈出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的一首简易明快,执着有力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作。葱葱翠竹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根系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艰苦打击依然苍劲挺拔。任凭严寒酷署,狂风暴雨始终屹立不倒。
《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质朴自然,寓意深远的怀古抒怀诗作。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耻辱,百折不挠,能屈能伸的才是真正男儿。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奔放明快,豪迈跌宕的慷慨激昂送别诗作。六月焰山灼热难忍,赤亭道口行人断绝。跨越祁连城,眺望轮台月。万里之外驰骋疆场,功名富贵马上求取。
《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豪迈旷达,昂扬进取的沙场铿锵诗作。青海湖上天空,长云遮蔽,雪山连绵起伏,隐约可见。孤城矗立荒漠之中,玉门关高耸入云。身上铠铠金甲被风沙磨穿,心中报国壮志却更加坚定。
《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的一首清新隽永,理趣盎然的借物喻人抒怀诗作。长满松针的小松树长在深草丛中,等到被发现已经长得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直入云霄的树木,一直等到它茁壮挺拔,卓然独立,才承认它的高大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