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代大诗人岑参在酒泉留下的诗篇 [复制链接]

1#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经在唐玄宗于天宝八年(年)至唐肃宗至德元年(年)前后两度往返河西走廊和新疆,在新疆及河西走廊共生活了近五年。每次穿过河西走廊到新疆库车赴任,酒泉作为咽喉之地,都是诗人必经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把这些写在酒泉的诗按照时间顺序体验一番。

天宝八年(年),岑参随高仙芝赴安西,可能是第一次边塞行军之旅,从东往西。在酒泉以东过焉支山时想朋友了,写下第一首提到酒泉的诗:

过燕支寄杜位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过了酒泉到了西边的玉门又想朋友或同事了,写下第一首提到玉门的诗: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东去长安万里馀,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到了敦煌赶上过年,受到敦煌太守招待,于是再赋诗一首:

敦煌太守后庭歌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这里说一点,闻一多先生认为《敦煌太守后庭歌》在《玉关寄长安李主簿》之后写成,个人认为,按照岑大诗人出行路线,在年赴库车之后,至少年年末才返回,在年先过玉门再到敦煌才是合理的路线。这次出行的回程可能是随军回来,岑参在上述三地未留诗篇就到了武威,留下多首诗篇,武威如今单独列市,本文暂不罗列岑参在武威写的诗篇。

天宝十三年(年),岑参随封常清出征,再次路过酒泉,从东往西出征的路上,到酒泉又想家了(酒泉好像有魔力,岑参路过这里不是想朋友就是想家),写诗/p>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第二年,从新疆返回,路过酒泉,先到玉门,给玉门关的盖将军写一首赞诗:

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到了酒泉,被酒泉的韩太守招待一番,酒席上当场作诗两首: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其一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其二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离开酒泉时,酒泉的韩太守亲自送别,盛情难却的诗人再次赋诗赞扬韩太守一番:

赠酒泉韩太守

太守有能政,遥闻如古人。俸钱尽供客,家计常清贫。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辞君走马归长安,忆君倏忽令人老。

以上是经过前人考证出大致年份的岑参写的有关酒泉的诗篇,涵盖了酒泉,玉门和敦煌,此外还有一首暂未考证到写作时间的提到张掖的诗: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就目前来看,岑参可能是唐代在酒泉乃至河西走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现在按照地域稍作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