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通讯员徐玮)3月3日,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甘肃省玉门市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广大党员志愿者、社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的浓厚氛围。
马路上,志愿者们身着马甲、手持红旗,站立街头,指挥交通;广场上,大伙儿搭台设展、答疑解难、问诊把脉、送医送药……在玉门,5.7万名志愿者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雷锋精神。
健全机制促长效
每到周五或月末,玉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会在包干的环境卫生区域开展大扫除活动。他们拿着扫把、笤帚等清洁工具,沿路清扫。路边的烟头,路面上的脏污,死角中的纸屑废渣,每一点垃圾都不放过,每一方土地都力求整洁。
“周五月末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我们已经坚持了17年。一方面城市更整洁美丽了,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全市干部群众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玉门市城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主任袁玉军说。
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行的过程中,玉门市着眼长远、抓住关键,在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先后建立完善了《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嘉许制度》《玉门市志愿者表彰与激励办法》《玉门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7项工作机制,构建“1+11+N”志愿服务体系,市级层面成立一支志愿服务总队,11个领域成立市级志愿服务分队,各乡镇分别成立N支志愿服务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势而动,统筹运用平台资源,动员招募多名志愿者广泛参与到卡口值守、入户排查、全员检测、秩序维护、物资发放、宣传动员的工作中去,全市志愿服务体系动员能力、引导能力经受了实战考验。
擦亮品牌增活力
在玉门市新市区兰新社区,活跃着一支“草根”志愿服务团体——“妈妈唠嗑队”。多年来,她们在为孤寡老人排忧解闷的同时,针对社区居民邻里纠纷、空巢老人缺少关爱等问题,用唠嗑的方式,在邻里间唠出融洽、唠出和谐。
农行小二楼一户人家在墙角堆了许多木板、纸箱等垃圾,存在火灾安全隐患。邻居好心劝说,却被当做多管闲事。作为“妈妈唠嗑队”的一员,郭凤兰不厌其烦,软硬兼施,与对方沟通,几个回合下来,对方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清理了垃圾。像这样的“小事”,“妈妈唠嗑队”已经累计解决了多件。
在玉门,像“妈妈唠嗑队”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比如,铁人精神“小小讲解员”“邻里帮帮团”“一缕阳光”“爱心笑脸”等志愿服务项目,都是常年扎根群众生活的响亮品牌。
近年来,玉门市紧紧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