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下,按照补短板、补弱项、再创新的“两补一再”工作思路,持续优化“一个中心一张网”治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至目前,共接待群众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起,化解率达到95.4%,群众上访率年均下降22%,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全面提高。年,玉门市荣膺“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市”,相关案例入选《社会治理创新典范案例汇编》。
社会治理中心运行情况
群众来访接待大厅:信访接待窗口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件(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信访总量下降了17.6%;公安信访窗口化解各类信访案事件达到受理数的90%以上;检调对接窗口成功调处全年受理案件的60%。
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公证窗口共办理国内民商事公证事项件,累计接待群众来电、现场公证法律咨询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6场次,为老年人、残疾人、经济困难群众、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公益法律服务69人次,公证整体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法律援助窗口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件,受援群众人,接待群众法律咨询人次,共接待农民工咨询人次,追索劳动报酬和其他经济利益.3万元,依法为人名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法律帮助,为61名被告指派律师提供刑事辩护,切实发挥法律援助在司法人权保障中的作用;诉调对接中心年受理各类案件件,审结件,结案率99.24%。全年引导诉前调解成功后进行司法确认案件件,减少了当事人诉累。小额诉讼案件调解优先,简案快审,平均5天内审结案件,快速化解矛盾,最大限度让当事人一处跑、跑一次解决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室共接待群众人次、受理各类案件件,调解成功并进行司法确认案件件,调解成功率47.3%;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窗口及后台共接听农民工投诉、举报、电话件,答复、受理、查处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件,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9%以上,办理网格答复及政务答复件78件,对6件重大违法案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对7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向公安部门进行了移交,为名劳动者讨回被拖欠的工资.9万元;劳动仲裁受理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件,立案处理件,结案件,结案率达%,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信访平台办理国家及省市答复件;审核鉴证劳动合同余份,集体合同50份,修正合同违法条款余条,办理工伤预备案参保企业户人,坚决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人民调解窗口接待来访群众咨询余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起,其中复杂疑难纠纷11件,检调对接案件12件,信访案件5件,诉前调解案件43件,调处成功率达96%,为当事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余万元,引导当事人办理司法确认件,确保矛盾纠纷能够案结事了。司法鉴定窗口接待群众人次,独立完成司法鉴定案件34件。
活力网格运行情况
年是活力网格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体网格员开拓前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砥砺前行,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全体网格员积极抗疫、冲锋在前,筑起了坚实的“蓝色”疫情防控线,守护了群众的健康;在网格化服务工作中,全体网格员团结进取、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服务百姓,积极发挥网格作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这一年,网格员们以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姿态,谱写了守护平安、无私奉献、保障安全、履行职责的美丽篇章,书写了不寻常之年不寻常的故事,交出了一份令政府放心、百姓满意的答卷。
今年以来,我市活力网格信息系统及手机APP运行良好,网格员共上报入户信息42.5万条,场所巡查信息8.2万条,重点人员管控信息2万多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起,化解起,化解率99.3%。上报各类有效事件件,办结件,办结率99.9%,(其中,活力网格管理中心向职能部门分流件,办结件,办结率97.4%;分流转办市长热线条,群众爆料条。)网格运行高效,成果显著。
年特色亮点工作
突出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玉门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实施方案》、《关于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运行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活力网格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三年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目标。
按照《玉门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实施方案》要求,中心党支部积极与各入驻部门沟通,将入驻中心工作人员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活动,凝聚了人心,进一步增强了中心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疫情期间,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深入社区疫情防控一线,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一致好评。
突出补短补弱,完善中心职能
按照一年一提升的工作要求,年内市社会治理中心新增了相关部门随驻窗口、公共法律应急指挥平台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增设相关部门随驻窗口,建立上级交办、法院、检察院、信访部门、乡镇(街道)等多渠道矛盾纠纷转办承办机制,及时受理化解各类矛盾;增设“”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共解答法律咨询33次,提供法律帮助7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6件;健全中心矛盾纠纷预警预测机制,入驻中心各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分析研判会议,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产生和扩散。
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着力从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上进行优化提升,结合全省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实施意见,以“六有八化”为目标,以“一网双巡三联”(一网即全科网格,双巡即线上线下矛盾纠纷排查,三联即警务网格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综治力量联勤)工作机制为抓手,规范化运行,实战化操作,逐步构建了上下联动的“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县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基层安全隐患发现难、矛盾纠纷预防难、社会管理漏洞多等问题。今年以来,玉门市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件,调处化解1件,调处成功率93.8%。积极打造示范性综治中心,在全市选取基层党建工作相对扎实、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服务管理功能发挥较好、基层社会治理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下西号镇、柳河镇、新市区街道办等综治中心示范点,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起到“树起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效应。
突出多元机制,着力纠纷化解
坚持预防在先、防范在前,严格落实网格员每日动态排查、村(社区)每周、乡镇(街道)每半月、市每月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工作措施,对家庭邻里、房产物业、合同债务、土地、劳资、医患、教育、环境等矛盾纠纷易发领域和金融诈骗、劳动保障、征地拆迁、民族宗教等涉稳风险重点领域常态化动态开展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统一受理、分类登记、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群众评价、定期回访”的工作流程,落实一体化协同、一站式调处工作体系,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效率,着力构建党委政府主导推动、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新格局。
突出做优做强,打造全科网格
创新管理措施做实网格。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活力网格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改变现行等群众上门、群众投诉的被动局面,变“上对下”为“下对上”,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实现由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星级”管理的激励作用,全面开展“星级网格和十佳网格员”推选活动,年底对“五星级网格”和“十佳网格员”进行表彰奖励;按照网格实际运行情况,以简便、实用、易操作为原则,优化活力网格信息系统板块设置,拓展了活力网格信息系统可视化视频调度功能,为网格员配备移动终端,实现了对网格员实时精准调度和反馈事项的及时交办。强化网格宣传做优网格,创新推出“一报一刊一栏目”为品牌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平台,栏目设置以政法动态、社会治理动态、创新治理、扫黑除恶、网格故事、矛盾纠纷调解等为主,对玉门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多角度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截止目前,共精心制作《活力网格、平安玉门》信息简报40期,宣传片10期、期刊4期。
年,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根据市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四区一高地一家园”工作目标和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工作要求,按照“四抓四转一打造”总体工作思路,致力于“一个中心一张网”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为再创玉门辉煌、再现玉门荣光贡献更大力量。(裴亮)
来源:玉门市委政法委
原标题:《打造新格局织就平安网——玉门市年社会治理工作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