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做漂白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v7ql60o/年12月,因为战乱而受到严重破坏的甘肃玉门油田迎来了第一批苏联专家。
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油田之一,玉门油田的开发对于石油资源的供应十分重要。
早在年,地质学家孙建初、严爽等人就发现了玉门油田,出于战乱保护等原因,玉门油田一直没有被很好地开发。
年9月25日,玉门解放,玉门油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玉门矿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由此,正式开始了它被开采的序幕!
玉门油田
在苏联专家没来之前,玉门油矿工人还是按照以前的老方法、老观念开采石油。
这些工人基本都是“靠天采油”——不爱护油井,单纯依靠井喷采油,如果哪一天不自喷了,就再开新的油井。
这种以资本利润为目的的采油方式不仅浪费石油资源,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
油井井喷
由于缺乏先进的专业指导,采油工人的作业方式基本都是靠老师傅言传身教,许多观念和方法都相当不科学。
一旦油井不再喷油,这些工人就会立刻重新打油井,而旧的油井就被扔在了一边,更不用说什么管理油井,油井维护等工作了。
这样的做法导致玉门油田一度出现“井荒”,随处可见大片的废弃油井,有些油井复喷之后也没人管,石油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废弃油井
苏联专家来到玉门油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苏联专家莫谢耶夫在玉门油田实地考察了一番后,对采油、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他否定了国民政府时期遗留下来的“季节性的钻井组织系统”,认为按照季节进行钻井工作不能保证开发油田工作的正常进展。
既浪费了熟练的钻井干部,又阻碍了他们提高专业技术,对后续钻井干部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钻井作业
莫谢耶夫又对生产管理制度做了规划。
他取消了采油机构组织,组建了统一的采油部门,并实施“专人专责”制度,确保采油环节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责任到人。
玉门油矿还成立了采油队、基本修理队、井下修理队,并配备了采油地质人员,加强地质工作与采油部门的联系。
这些队伍在苏联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掌握了压裂、酸化、冲沙等先进的修井技术和试油技术,采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工人师傅在修复油井
此外,莫谢耶夫还很心疼那些被废弃的油井。
他带头组织了一支18人的维修小组,亲自教他们如何复原油井。
因为不少工人还不识字,所以他把许多文字表述的内容用草图的方式画在小本子上给工人们看。
年7月,他亲自下井,手把手地教工人们修复油井,并制定了“六大井修复计划”,而修复一口井就可以为国家节约将近10亿资金!
苏联专家修复油井
当时,玉门油田的石油开采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油井的“油荒期”特别不固定,明明没有过度开采,却采不了多少油。
为此,苏联专家重新对油田的性质作了勘察,负责这项任务的是特拉费姆克。
他在对地质以及石油样品进行分析后,判断玉门油田属于“边外弹性驱动类型的油层”。
解决方法很简单,往油田里面注水!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专门设计了一套注水方案:
通过在油田顶部注气,同时在边缘注水,使得油田压力增长,让许多不能自喷的油井又能够喷出原油!
这一方案的实施,让玉门油田的开发走上科学的轨道,原油产量逐年上升,标志着玉门油田进入一个新的开发时期!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玉门油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采油专业化”的进程。
仅在年当年,原油产量就达到14.26万吨,而到了年,玉门油田已经成为了全国第一的采油场,达到75.54万吨!
玉门油田的高速发展,苏联专家是功不可没的!
石油的开采只是提供了工业原料,开采上来的石油还需要进行更专业的炼制。
和最初玉门油田的情况一样,当时新中国对石油炼制也是毫无经验——石油产品质量低下,炼油厂规模也很简陋。
苏联专家向中国技术人员提出建议,在采油的同时,加紧炼油厂的建设。
年5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组成了一支勘探小组,调查了甘肃14个区县,先后对16个预选厂址进行详尽地勘探和论证。
最后确定在兰州市西固区瞿家营建厂,即“兰州炼油厂”!
年4月28日,兰州炼油厂第一期工厂破土动工。
一期工程投资1.8亿元,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基础面积达40万平方米,需要安装设备1.3万吨,土方工程量达多万立方米。
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要完成如此难度如此高的大工程,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帮助新中国建设兰州炼油厂,苏联决定提供85%的设备加快建设进度。
仅年到年期间,苏联供应兰州炼油厂的设备就达到了吨。
由于中方技术人员是首次接触这些先进设备,所以苏联专家还同时承担起了组装员的工作。
苏联安装专家扎基诺夫和克罗巴诺夫分别带领一支小组,日夜轮班,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将设备安装完成了。
到年底,兰州炼油厂基本完工并开始部分工作的试运转。
为保证试运转的顺利进行,兰州炼油厂领导同苏联专家、技术人员一起制定了试运转计划措施,由工人群众进行讨论和修改。
他们规定,领导与苏联专家每天开一次碰头会,检查当天计划执行情况及布置第二天的工作;技术干部必须下车间跟班操作,实行固定的三班倒。
在试运转期间,苏联专家依据自身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严格把控工程质量,指导设备安装和维护。
此外,专家还经常深入现场,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据统计,年至年,苏联专家提出建议余条,采纳并实施余条,采纳率为91%!
其中对兰州炼油厂具有重要作用的建议是:
苏联专家扎基诺夫提议,在设备基础表面涂抹防腐层,防止基础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这项建议前期需要增加额外投入,但好处是今后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了,并且机器的运转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当然,讲究礼尚往来的中国人也并不是“伸手党”。
苏联专家在华的工资标准是相当高的!
根据年陈云、薄一波、李富春等人制定的《来华苏联专家工薪标准》,长期在华工作苏联专家的工资被分为七等:
一级设计总工师,分二级设计组负责人,分三级设计组工程师,分四级主任工程师,分五级工程师,0分六级主任工程师,分七级技术员,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分”当然不是货币单位,而是工资分值——当时,国家主席级别的分值是分。
苏联专家的平均分值在左右,远远超过了同级别的中国专家。
苏联专家克罗契科教授客观评价了自己当年的待遇:
他每月工资元人民币,月开销元就足够了,元用于吃,60—70元用于穿,30元用于洗衣、买书、订报纸和零七八碎的开销,大约可以剩下元。
要知道,这是50年代的水平!
由此可见,苏联专家在中国享受的待遇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