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借题发挥诗词的选材与切入点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240412/w4oelgx.html

《尚书》提出的“诗言志”这三个字,被朱自清认为是“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那么,怎么通过诗歌来表达志趣呢?窃以为,诗言志的方法,可以用借题发挥或借物喻情来概括,也就是借用题材表达感情。

先说借用题材。

借用题材,也就是选材,即选用与主题相关的材料。

材料有两种,一种是素材,一种是题材。

所谓素材,是指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而题材则是从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围绕主题的材料。

所以,选材就是选题材,其关键是抓住特征,以王安石的《元日》为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中,爆竹、桃符都是农历新年的特征,即便将诗题隐去,读者也知道要表达什么。所以,这首诗诞生了将近一千年,每当过年之际,大家想要表达喜庆,最先想到的还是这首诗。

再说表达感情。

表达感情,需要的是找到能够引发共鸣的切入点。怎么才能引发共鸣呢?情真、意切。

所谓情真,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事情真、感情真。

所谓意切,是要找准关键点,也就是将题材和感情有机结合起来。

怎么结合起来呢?以刘禹锡的《乌衣巷》为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的野草、乌衣巷口的夕阳,以及飞来飞去的燕子,都是真实的景象。全诗乍一看宁静祥和,但如果联系历史,就可以明白诗人的感慨。乌衣巷在东晋时是王、谢两大世家的居处,但在唐代已经成为废墟,昔日喧嚣的朱雀桥边长出了野草,乌衣巷里的居民也不再是王谢子弟,而变成了寻常百姓。诗人借用常见的景物,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含而不露,品读之后,回味无穷。

接下来,从咏物、咏时、咏古、赠别、旅游这五种常见题材着眼,谈一谈如何借题发挥。

一、咏物诗

咏物诗都是借物喻情,或称托物言志的,比如王冕《墨梅》的“不要人夸好颜色”、于谦《石灰吟》的“要留清白在人间”等,都是作者人格的写照。再举一例,近代杨树达的《咏蝇拍》:

少有匡时志,无端老我儒。

平生疾恶意,赖汝一为舒。

诗人自述,年少时也有匡扶时局的志向。但蹉跎岁月,渐渐老去,依然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这辈子嫉恶如仇的恨意无处排解,所幸蝇拍在手,可以通过拍苍蝇来舒缓一下。

顺便说一下,咏物诗往往也是谜语,诗句是谜面,诗题是谜底。比如,李峤的五绝《风》就是如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杨树达的《咏蝇拍》虽然不符合这个标准,但也饶有趣味,不妨一读。

二、咏时诗

咏时诗,也可以称为节日诗。上文提及的王安石的《元日》就是一例。再比如,唐代韩翃的《寒食》,也是著名的节日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里再举一首杨树达的《七夕》,又是一首有趣的诗:

两地相望暮复朝,佳期七夕太迢迢。

宁知上界双丸疾,一岁光阴一日消。

都说牛郎织女每年七夕才重逢一次,绝对的聚少离多。但民间有“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所以对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来说,不等于天天见面吗?

话说,今年清明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写清明的诗,都说自己或别人在墓前痛哭,这就不够真实。一般来说,上坟之时,先人已经故去多时,所以在坟前痛哭的可能并不大。古往今来,写清明的诗很多很多,但写痛哭的几乎没有。比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没哭;再比如说,近代曹家达的《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也没有一首写哭的——这是其中一首:

云拥江村绕郭斜,棠梨初映小桃花。

昨朝麦饭今宵雨,春在人间第几家。

三、咏古诗

所谓咏古,也叫咏史、怀古,是咏怀历史上的人和事,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咏怀古人的诗歌,常见的题材有贾谊(贾生)、王昭君(明妃)等。下文分别通过李商隐、王安石、毛泽东同题的《贾生》诗,谈一下相同题材下,诗人是如何借题发挥的。

先说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是汉初政论家、文学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又因为遭到排挤而被贬。后来汉武帝召回贾谊,两人彻夜长谈,越坐越近,但汉文帝所问的并非国家大事,而是鬼神之事。李商隐因为身陷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他这首诗表面上是同情贾谊的遭遇,实际上是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愤懑。

再说王安石的《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和李商隐不同,他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但他推行的新法,却遇到了重重阻力。王安石说,汉文帝虽然没能重用贾谊,但对他的政治主张一直还是非常认可的,条件允许的都找机会施行了;来不及施行的,在他的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的时代,也都施行了。王安石这首诗,实际上也是说自己,在王安石看来,政治地位并不重要,政治主张能够顺利施行才是重中之重。

最后说一下毛泽东的《贾生》: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毛泽东是人民领袖,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认为,贾谊是经天纬地之才,面对逆境应该静待时机,怎么可以因为哀悼小小的梁王而伤心致死呢?

咏古的本质是借古喻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同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同的读者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三首《贾生》,所借的历史人物完全相同,但因为切入点不同,最终表达的感情也完全不同。

四、赠别诗

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所以在古代,赠别诗是非常重要的题材。同样是赠别,因为双方交情的深浅,以及各自身份的不同,也会有许多差别。举例说,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是相对悲观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是边关,出关后再也见不到朋友,所以出关前多喝一杯酒吧。王维这首诗,深情款款,感人至深,在当时编成歌曲,广为流传;歌曲一唱三叹,所以也叫“阳关三叠”。

与之相比,高适的《别董大》要豁达得多: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如此豁达,当然是因为他送的是董庭兰——当时顶流的大明星。所以高适说,虽然我舍不得您,但您也不用伤心,普天之下谁不认识您呢?或许还有几句潜台词:换了一个地方,又会有新的朋友陪您了,到时候别忘了我就行。

五、旅游诗

每到一个地方,有所感发,然后写诗填词纪念,古往今来,几人能免?但要把诗写好,就不容易。举例说,苏州的寒山寺,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在此题诗,但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以后的名人,写来写去,都有张继的影子,窠臼难脱。可能也就是钱仲联的《新修寒山寺诗》在气象上别开生面吧。

远自萧梁古寺开,新天唐塔更雄哉。

年年夜半钟声在,吼徹山河大地来。

钱仲联是学者,也是诗人,他有学者的眼界,也有诗人的诗心。他往往能够借用前人的成句,找准新的切入点,从而写出新意来。比如,钱仲联的《为“振兴丝绸之路国际书画展览”题诗二首》,全都化用前人旧作,但又绝不相同。第一首化用王维的《渭城曲》的最后一句:

西出阳关西复西,秋风古道马曾嘶。

夕阳红照丝绸路,天向中华以外低。

钱仲联说,虽然“西出阳关无故人”,但不妨向西、向西、再向西。据钱仲联自述,“西复西”除了表现不断往西的决心,也是人马在沙漠里前行的拟声。

第二首化用王之涣的《凉州词》,也是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

飙轮电驭了非难,过却千山又万山。

孔道不殊人世换,春风远度玉门关。

钱仲联写诗富有时代性,“飙轮电驭”体现了新时代的交通运载能力,同样的路,走起来要快很多。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经济建设的春风,应该远度玉门关外。

钱仲联这两首诗,虽然写在多年以前,但完全可以作为“一带一路”的宣传语,很贴切,也很精彩。

行文至此,作一下总结。该说的话,在正文里都说了,最后就不重复了。既然本文讲的是“借题发挥”,这里也借题发挥一下,借用朱熹的《观书有感》,来收尾吧: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