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班组一宝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的老职工中工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班组一宝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班组这个大家庭里,也同样如此。这些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的老职工,依然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依然倾囊相授,把岗位技能和工匠精神传给年轻人;依然壮心不已,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组报道送给每一个在一线岗位辛苦一辈子的“他”。

——编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蒋菡摄

“不能松劲儿”的杨亚千

吴健

杨亚千,59岁,绥化工务段伊春线路车间道口员

杨亚千,59岁,绥化工务段伊春线路车间道口员吴健摄

10月8日,寒露,林都伊春气温只有10摄氏度。

8时13分,汤林线公里道口接到相邻公里道口的来车确报信息,杨亚千整理下套在制服里侧的绒衣领拉链,戴上棉口罩,将对讲机别在胸前,右手握着信号旗,大步走出道口房,查看道口铺面、轮缘槽有无异物,并按下关闭栏门按钮,做好道机联控,站在指定地点迎送列车。

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已经重复了4万多次。

今年59岁的杨亚千是绥化工务段伊春线路车间的一名道口员,他在道口工作已经有31年,还有7个月就要退休。“不到退休的那一天,就绝不能松劲儿。”他说。

几十年来,杨亚千从未发生过“两违”问题,他所在的这处道口也实现了天无行车事故。从年10月到伊翠线6公里道口工作,杨亚千就把“道口安全无小事”牢记心中。

面对道口上的车水马龙,杨亚千静下心来向老师傅们请教理论知识、实作技能和突发故障应急处理能力。那会儿道口栏杆是手动木制杆,需要人工操作,起落非常费劲,杨亚千总是跟着帮忙,当时的劳动强度比起现在使用电动栏门要翻倍。

“越是冬天,通过道口的货运列车运量越大,每天运往锦山发电厂的煤炭列车有五六对甚至更多。列车运行速度每小时在15公里左右,再慢也要等待通过,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室外一站就是20多分钟,几分钟工夫全身被冻透。”杨亚千说,遇到下雪天,趁着没车的空隙,还要及时清扫积雪,如果机动车把雪压实了,就会结冰,通过道口的车辆容易打滑,易引发交通事故。

年3月,杨亚千所在的原伊翠线6公里道口被拆除。他来到汤林线公里米道口。这里是市区内特别繁忙的一处道口,横跨工台机务专用线、南乌线,过往的行人和机动车辆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天早、晚道口通行高峰期。

每趟列车经过,道口员都得提前8分钟出场,确保在列车通过前两分钟关闭栏门,然后在列车通过后开启栏门,疏导车辆迅速通过。

暑运期间,杨亚千在道口棚里接车,如同蒸桑拿。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天里,几分钟不到,后背就湿透了。“这都不算啥,现在道口的环境比起过去好多了,道口房里夏天配备风扇,冬天夜里可以去间休室里休息。”

“说实话,干我们道口看护这一行的,一年到头都一个样。安全不过节,轮到你值班,就得守在岗位上。”对于节假日很少有时间休息的杨亚千来说,别人忙他也忙,别人不忙他仍然忙。节假日,别人可以放松休闲,但对于道口员而言,越是过节越繁忙,机动车比平日增多,出门走亲访友的行人也会变多。

10月上旬正是汤林线的最美时节,群山环绕,色彩斑斓,时而有云朵飘在山间。许多游人开着私家车来到“网红地”伊春打卡。杨亚千说,等他来年退休了,也要带上自己的家人,好好来欣赏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秋色。

11时18分,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鸣笛从这里经过。杨亚千身姿挺拔,目送列车通过。“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工作,已经习惯了。”他说,在家休息时听不见火车的鸣笛声,还有点不习惯呢!这些年,他已经说不清多少次听见鸣笛声,多少次发出喊话联络声,多少次对过往行人耐心解答……

“活流程”徐镇

赵春国

徐镇,59岁,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采油技师

徐镇,59岁,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采油技师赵春国摄

秋日的清晨,大漠里透出阵阵寒意。离上班还有半个多小时,值班调度突然接到徐镇从井场打来的“仔细观察一下TK井的油压套压,看看远程压力是否恢复正常?”原来,徐镇听说这口井回压高,一大早就赶到现场查找原因。

作为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采油技师,产量的高低就是徐镇心情的晴雨表。虽然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但他依然干劲十足。

南疆大漠里的红柳花开花落,塔里木河岸边的胡杨黄了又绿,不知不觉徐镇已经在生产一线待了42年,他自己也站成了一株屹立在大漠深处的胡杨。

年,刚刚改革开放,国家建设急需石油,刚满18岁的徐镇随着石油地质勘探队伍西出玉门关,挺进塔里木。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石油地质勘探,艰苦可想而知。作为“油二代”,徐镇从小听父亲讲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有一回,徐镇和16名工友为了躲避沙尘暴,腰里绑上安全绳,在沙包后面躲了一夜,第二天发现随队施工的骆驼全不见了,只剩下15升水、20个馒头。大家靠着这点水和粮食,跋涉了一天一夜才回到队部。

也正是因为不懈努力,这支队伍发现了沙参2井等高产井,实现了重大油气突破。

年,由于工作需要,徐镇转岗到采油队。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忘我工作、勤于学习、勇于进取的作风一点没变。他在干中学、学中干,从最基本的采油工基础知识,到油井巡回检查操作规程等,一遍一遍地学、一点一点地记。凭着一定要练就绝活的钻劲和不服输的韧劲,很快,他从门外汉成长为技师、创新能手,“活流程”的绰号不胫而走。

“油田在快速发展,只有练就绝活才能彰显价值。”这是徐镇常对徒弟们说的话。寒来暑往,几乎每口井都留下了徐镇奋斗的足迹,每次遇到生产上的“卡脖子”问题,他总是自告奋勇,组织技师、业务骨干奔赴一线。采油区投入开发20多年,几百口井的地下水管网新老交织、流程复杂,徐镇就凭着记忆,重新绘制了地下水管网图。

刘国柱是徐镇的徒弟。前不久,在加热炉自控改造中,他提出的3条革新建议实施后效果明显,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师傅标准高、要求严,跟着他收获很大。”刘国柱说。

年,西北油田成立了首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徐镇工作室”,掀起了创先争优的热潮。徐镇带领团队累计解决生产难题80余项、完成技术革新40余项,被评为中石化劳动模范和油田优秀共产党员。

去年10月,徐镇因病做了手术,医生嘱咐要静养。可出院不久,他就回到了岗位上。

女技师杨骞负责对采油区多口油井进行信息化改造,刚一接手,就发现油井位置分散,技术标准高,难度相当大。正在发愁,徐镇走进了她的办公室。“徐师傅耐心地给我讲油井位置和流程走向,还把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标注在纸上,我按照他说的去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杨骞高兴地说。

在徐镇的带动下,采油厂“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前浪后浪”交相辉映,在大漠深处掀起了创新创效的热潮。

“老奶奶”王青

王忠

王青,51岁,淮安华顶鞋业有限公司缝制车间机工

王青,51岁,淮安华顶鞋业有限公司缝制车间机工王忠摄

王青是淮安华顶鞋业有限公司年创建时就进厂的老员工,一直在缝制车间做机工。

该公司是日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由于王青原来是做服装的,无论是工艺还是机器都与做鞋子的不一样,一开始她不太适应。于是,她就在下班后,到垃圾房里找一些零碎的下脚料拿到机器上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就越做越快,越做越好。

谈起自己做了半辈子的机工手艺,王青如数家珍。她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机工,现在无论哪一道都会做,无论哪一道都得心应手。那些鞋帮放在那里,她望都不需要望一眼,只要手一伸,鞋帮就会被“吸”到手里。然后往机台上一放,脚随心动,哗哗一响,一只鞋帮就做好了。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

直到现在,王青还坚守在机工的岗位上,她心里还想着做得像以前一样快,但她感到自己的手明显没有以前灵活了。以前手往那儿一靠帮子就在手里了,现在还要捏一捏。鞋帮在机器上拐弯时,有时还会停顿一下。

对此,王青一开始心里很着急,一急血压就上升,头有时就会“晃”一下。后来,她想开了,服老了,心里就平静了许多。她现在一直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事,站好最后一班岗。

做了多年的机工,王青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一教你就会,但要是你自己摸索,早着呢!

老师傅的一招一式都是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一点点领悟出来的。无论对于同事和企业来说,这都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对于这些财富,王青一点也不保守。最近,她不再专门做固定的一道工序了,而变成了哪一道忙就做哪一道的机动人员。偶尔有新人来或是哪一道“做不动”了,班长就会说:王青,你去教教她吧。

王青奉命前往,一眼就会看出姐妹们做得吃力的原因,然后她就会点拨一下,教姐妹们改变一下拿鞋帮的手法,或者是传授一个小窍门。

有个小姑娘按照王青教的方法去做后,欣喜地和她开玩笑说:“嘿,老奶奶,你教的这招真管用!”王青也笑了。

黎增俭的小请求

缪华

黎增俭,60岁,南京东车辆段徐州下行运用车间维修工

黎增俭,60岁,南京东车辆段徐州下行运用车间维修工缪华摄

“明天我就不来上班了。”10月8日16时许,中国铁路上海局南京东车辆段徐州下行运用车间下到作业场办公室,黎增俭声音有些哽咽地对大家说,“以后大家无论有私事还是公事需要帮忙,都别忘了给我打电话。”

黎增俭10月9日退休,他的铁路工作生涯非常精彩,红外线维修工、车辆钳工、熔接工、充电工、浴室管理员……他都干得卖力,年荣获全路火车头奖章。

“我们会想念你的‘高温汤’的。”计工员高平钦打趣道。原来,黎增俭是车间每年暑期高温营养汤的主勺,曾经创下连续为现场职工熬汤17天的纪录。只要天气预报气温达到36摄氏度以上,黎增俭次日一大早就会去购买做汤的食材。冬瓜挑个大俊俏的,鸡选现杀的,精肉买最新鲜的……8时,他载着满满一车“战利品”进车间。换上工作服,立即摘菜,洗菜,切菜,涮锅……9时30分,开始生火熬汤。虽然头顶有电风扇吹着,但挨着炉灶,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滚落,只好不时地用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11时,一大锅可供60人食用的高温营养汤终于出锅。

“老黎,你退休是车间一大损失啊!”车间副主任高国锋感叹。每年暑期,黎增俭会带领综合组对车间所有防暑设施进行统一检查整治,更换窗纱、检测空调、修理电扇……努力为现场检车员创造良好的度夏环境。他还带着电脱维修工张雷,顶着烈日加强对现场电动脱轨器等设施的日常巡查。记得一天中午,黎增俭突然接到现场检车员的故障反馈,现场9道和10道之间南头地面试风设施的软管与连接器滑脱。当时,现场气温近40摄氏度,考虑到黎增俭刚辛苦熬汤一个上午,高国锋说:“作业计划里一时半会儿9道和10道都不进车,你可以先歇会儿再去处理。”黎增俭却说:“谢谢领导关心,我能行!”说着就收拾起了工具包。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表达对老黎的恋恋不舍,有的为老黎的乐于助人点赞,有的帮老黎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最后,老黎对高国锋说:“领导,我能不能提个小请求?我想要个检车锤头作纪念。”高国锋先是一怔,然后说:“没问题,我刚领了个新的,给你。”

检车锤头是铁路列检工作的必用工具。用手摩挲着那个镀着镍的检车锤头,老黎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看到检车锤头,就会想起咱铁路列检人。”听的人眼眶红了。

艺高人胆大的胡岗

方钢

胡岗,57岁,中国兵器集团江南公司五分厂车间军品总装班班长

他20岁出头就成了公司最年轻的生产标兵,57岁仍在生产一线默默工作,先后参加了多种军品的试制和批量生产。他就是中国兵器集团江南公司五分厂车间军品总装班班长、高级技师、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胡岗。

近年来,公司上马了几种军工产品,这些产品涉及的火工品当量较大。火工品的生产装配风险性较大,而军品的拆卸更是风险等级极高,被员工称之为“拎着脑袋”的工作。在这种难度系数高的任务面前,胡岗敢于亮剑。

去年5月,因科研改装需要,公司要拆卸某产品。按照科研要求,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不能有任何损伤,并要保证能够再次装配。尽管胡岗对该产品的结构了然于胸,但他仍然小心翼翼,因为产品内有当量很大的火工品,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危险。

在抗爆间,胡岗先进行安全保护,将电器部分短路,再极为细致地拆除连接导线、绕壁电缆线等,然后依靠丰富的钳工经验,用自制的异形工具将棘手的零部件一一拆卸下来。

“胡岗不仅胆子大,而且点子多,解决疑难问题就像孙悟空取经——准保成功。”五分厂厂长李松达这样评价。

有一次,胡岗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电缆束接插件容易出现损伤。他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图纸、分析产品结构原理,很快找到了损伤产品插件的原因。随后他设计出一个简易工装,巧妙解决了这一安全质量隐患。

由于精通产品结构,钳工、电工技术一流,胡岗还肩负着部队的演习保障重任。有一天演习即将开始,却发现有一件产品的指示开关不给信号!怎么办?胡岗快速更换了一个零部件,不到5分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惊”历至今仍被同事们津津乐道。

去年2月,车间的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复工复产当日,由于工艺员处于返厂隔离阶段,胡岗就成了临时工艺员。他逐一对班组员工进行产品工艺培训,强调质量安全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又精细组织生产,带领班组的16名员工确保了关键工序的顺利完成。

近10年来,胡岗先后攻克了20多项质量安全难题,参与编制产品工艺手册30余本,设计和改进工装夹具90余套,提出合理化建议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万元。他先后获得湘潭市五一先锋、湖南省实体经济企业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

“定海神针”刘宇声

杨军邢荣霞王景然

刘宇声,57岁,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第三工区高14转油站站长

10月9日,冀东油田高尚堡油区秋雨绵绵。8时,班组晨会一结束,老刘就披上雨衣,盘点一下巡井车上的各种工具,坐上车,开始一天的日常巡检。

老刘大名叫刘宇声,今年57岁,是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第三工区高14转油站的站长。巡井、取样、换皮带、修泵……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度过了34年,先后获得油田劳动模范、双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40多项。

年,老刘开始值守日产量高达吨的高井站,一守就是8年。那段岁月,老刘见证了盐碱滩的寂寞难耐,也经历了油井清蜡工作的辛劳繁重,更体验了重点井站工作的琐碎和繁杂。8年的时光,老刘以站为家,把站里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8年,老刘转战高14转油站任站长。年,陆上作业区优化简化高尚堡地区集输及注水系统,相继停运高63转油站和高17转油站集输系统,站上的来液进入高14转油站集中处理。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站上的来液量较之前每天增加了0多立方,清砂工作量增加近两倍,外输泵房和掺水泵房过滤缸清理频次由12天缩短至9天。对此,老刘没有一句怨言。

“现在我们的工作量多了两倍,责任更大了,有刘师傅在这,我们心里就踏实。”采油工翟俊和说。显然,在员工们眼里,老刘就像定海神针。

有一年数九寒冬,盐碱滩朔风瑟瑟,冰天雪地。老刘在巡井的时候发现管线穿孔,当时油已经进入了虾池的上水沟,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污染事故。老刘不敢怠慢,立即联系关井上报。当时,虾池表面结了一层薄冰,下面还有积水,但老刘没有丝毫的犹豫,挽起裤腿就下到池子里进行清理。看到老刘带头下水,两名员工也紧跟着下池跟他一起干。水冰冷刺骨,腿如刀割般疼痛。清理完上岸时,三个人的腿变得又红又肿,几乎失去了知觉,不得不靠别人搀扶着走。老刘说,像这样的抢险,他经历了多次。

“我学历不高,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这一辈子就想把采油这件事干好!”说这话时,他眼里有光。

责任编辑:姚怡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