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公然宣称,高房价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合理性。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奇葩的一篇文章,以前有一些专家唱涨房价,也是说房价上涨趋势难挡,未来房价会很高,今年不买房,一年又白忙,目的无非是鼓励大家买房,其实哪有只涨不跌的价格?但是,公然说,高房价适合中国国情的,还真没见过。
如果说高房价适合中国国情,那么我们还要调控干什么?如果说高房价具有合理性,那么为什么社会上都是一片谴责声?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还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发展的任务还很重,今年是全面脱贫奔小康的终点,这几年经过努力,全国的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要承担目前的房价还是有很大困难,更不要说更高的房价了。虽然,现在看起来买房的人不少,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贷款买房。网上有句话说,中国人50%的没有存款,80%的人却有贷款,这句话虽然不够很准确,但是,道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从财务状况上看,是不容乐观的。贷款是怎么形成的?几乎百分百是房屋贷款造成的。
由于房价大大高于人们的购买能力,也就是说房价收入比很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在22左右,有的城市高达30以上,这几年买房的人普遍贷款都要在百万元以上,而人们的收入大部分都在几千元的水平,这就是中国当前的基本现实。大多数人贷款买了房,其他消费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还有很多人买房后,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了,还有的人贷款首付都要六个钱包,大部分人的贷款年前都在20年、30年以上,也就是说,人生的最好年华基本上都是为银行打工了。这就是高房价的后果,让人人气愤的高房价怎么可能适合中国国情,哪有一点合理性?
国际上的房价收入比是3—6,而我们竟然高达2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房屋产权拥有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他国家的租房率很高,一个原因是国外的租赁市场管理规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购房难度要小得多,他们买房很容易,就不太在乎什么时候买房了,越贵人们越要努力去争取,越便宜人们往往就越不着急了。因为有产权住房和没有产权住房,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也就是说,有房和没房根本代表不了什么、不像中国现在,有房才叫有家,没房找对象都难。因此,买房成为全家人最大的目标,竭尽全力也要买房。只要买房,哪里还有生活?哪里还有追求。这点,在其他国家却是完全不同的反应。他们,有房没房都要过好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该出去旅游也不能耽误。
说高房价合理的人,确实也列出来了几点高房价“合理性”的理由,第一个就是说所谓的建筑成本涨价了,甚至称,开发商除了盖房子,还要和各部门协调打交道,花费也越来越高,成本这么高,开发商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所以必然推高房价。这个理由不值得一驳,重要的这根本不是高房价合理的理由,建筑成本在房价中的占比太低了。
第二,他们认为“不吃不喝大约几十年才能买起一套房”是个伪命题,他举例说,买房子的话,一般都是一家人住,而不是一个人住,像三房可以住两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样买房就是四个人的工资收入加一起,购房压力起码减少四倍。这个说法概念有问题,减少压力不能用几倍,只能是百分比的概念,此外,住房收入比本来就是家庭两个人的收入进行计算的,不存在一个人的收入一家子住,还是一家几个人的收入都买房的问题,这是统计方法,不是给每个买房的人进行核算。
第三个理由是说,抱怨大城市房价太高,那你可以买小城市啊,像是鹤岗,玉门。这就是强盗逻辑,就像是你给单位提个意见,有的领导就说,觉得不好,你可以找好单位啊?嫌工资低,你去华为啊?你去阿里啊?人们买房子住,不仅仅是房子的问题,还牵涉到很多问题,这个不用废话了,嫌房价贵,就到鹤岗买房,一点说服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