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玉门西行日记西部文明播报 [复制链接]

1#

玉门(西行日记)

苏斌原创

8月17日星期一晴晨起有些鼻血痂,看来几天来羊肉吃多了。需注意管住口了。水是这里最珍贵的,放热水洗头半天也出不来,冰洁说别放了,浪费!但还得放,终于出来了,赶紧的洗头。只能这样了。他们应该改造供水设施才好。

玉门油田展览馆

上午参观玉门油田展览馆。孙越崎被安排在展览馆第一的位置,专门为他塑像,而孙健初则安排在后面,与六个群像安排在一起,且是排在最末。但另有一组三人的塑像,是孙健初、严爽、靳锡庚,最前面的是孙健初,也可见孙健初在玉门油田的影响和地位了。当年“一滴汽油,一滴血”口号的提出。还有孙健初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石油理论界普遍认为的只有“海相生油”的理论。

诌诗一首:

赴玉门寻访石油之父孙健初遗迹轶事

千里赴玉门,大漠起雄关;

故人安在哉,遗迹犹存焉?

拜访老石油,忆起当年艰;

土豆来充饥,炒面可解馋;

风起沙肆虐,风驻天湛蓝;

驼队所到处,顿钻起落间;

海相可生油,陆相天地宽;

自此老君庙,奠定大油田;

黑金能救国,石油之摇篮。

健初立奇功,美名天下传。

中午张兴祖(总经理助理、企业文化处处长)代表公司总经理宴请,相当丰富,有十几道菜,又忍不住吃了好几块手抓羊肉,确实好吃。在濮阳吃羊肉总是嚼不烂,吃下去又肚子不舒服。而这里的羊肉却好吃不腻,吃下去也没有不舒服。

高成礼老首长发来说应该去会会未来的亲家。跟儿子通报,他和佳慧商量后同意。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下午到玉门油田退管中心座谈。他们找来了三位老同志。朱兴帮、王柏林和贺玉庆。没有谈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据他们说,铁人王进喜是年进的玉门油田,有可能与孙健初先生有过交集。贺玉庆说他父亲原是当时(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石油工人报》的编辑,从父亲那里经常听到有关孙健初先生的事迹——当年他们骑着骆驼探油的故事。他说,没有孙健初就没有玉门油矿,如今,凡是有石油的地方就有玉门人。又找到康东锁,他曾任油田工会主席,他提供了一些信息:说到孙健初纪念碑的设计和制作,一个是刘平写了碑文,一个是崔世源整体设计。说崔世源早已退休,现在住在兰州,崔还会看手相。还说“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作者/来源:听风楼书屋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