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被称敦煌守护神,将一生奉献给敦煌,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崔永玲 http://m.39.net/news/a_6681746.html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将世界各国的文化与中华文明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地方,被推崇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可在西部大风与*沙等等自然灾害的肆虐下,以及种种人为因素,敦煌莫高窟的许多艺术品大多数都遭到了损坏。而笔者今天介绍的这位人物,被称为“敦煌的守护神”,他就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常书鸿先生。“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汉元鼎二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而敦煌则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促进了西方文化、贸易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发展与演变,敦煌保存了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以及各种艺术品,包括一些其他文化遗产。但截至目前,许多都遭到了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毁坏,常书鸿与妻子李承仙,还有女儿常沙娜,将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敦煌艺术品的修复上,他们是倍受人崇敬的,这点我们无法否认。但是极少有人知道,在艺术品修复最困难的那段时期,常书鸿却遭到了感情背叛。常书鸿是旗人,出生于杭州的一个富贵家庭,他从小便十分喜欢艺术,但是父亲却崇尚实业救国,强迫他去工业学校读书,而常书鸿却选择了与艺术相关的染坊业。虽然学业不顺,但是在这一时期,常书鸿陷入了一段甜蜜的恋爱,他和他的小表妹陈芝秀相爱了。两人在婚后都选择了去法国留学,在艺术国度,常书鸿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学习艺术了,而陈芝秀主修雕塑,她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雕塑家。本以为日子会一天一天平淡的过去,但是当常书鸿偶然的发现了一本叫做《敦煌图录》图册,一切都发生了转变。为了敦煌艺术宝库,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毅然绝然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是此时的陈芝秀却不愿意回国,在常书鸿的思想工作下,最终她无奈地答应了常书鸿回国的请求。夫妻二人带着女儿常沙娜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敦煌,到了敦煌,生活极为艰苦,他们一家人住在一个破庙里,桌、椅、床都是土堆成,点的是木头剜成的油灯,在滴水成冰的屋里,还没有取暖设备,住所的周围又被戈壁包围,四周十分荒凉。常书鸿毫不在意,他的眼睛一下子便被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品吸引住了,他开始废寝忘食的修补。渐渐的他忽视了妻子陈芝秀,而陈芝秀来到这样一个风沙肆虐,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内心孤苦伶仃,哀愁无人排解。到敦煌一年半后,她遇到了常书鸿的学生赵忠清,赵忠清为人开朗温和,并且两人又是同乡,关系很快便亲近了起来。逐渐的,二人产生了不一般的情愫,可是此时陈芝秀与常书鸿已有一儿一女,她依旧不管不顾,选择与赵忠清私奔,不辞而别弃家出走。常书鸿发现后,骑马向玉门方向追去,在途中精疲力竭摔下来,幸亏被玉门油矿的人发现才救回一命。本来工作中困难重重,妻子离去又是雪上加霜,使他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常书鸿没有选择放弃,决心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依旧将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敦煌艺术品修复的身上。常书鸿曾说:“敦煌苦,孤灯草茹伴长夜”,在深夜寂寥无眠的时候,他的心是否也会痛?终于时局逐渐好转,此时常书鸿的感情之路又重新回春,他与同样致力于敦煌艺术保护研究的李承仙心心相惜,二人最终结为伴侣。而陈芝秀感情却屡遭不顺,甚至晚年连吃穿都成了问题。常沙娜在晚年时曾经回忆父亲,她说父亲曾经无数次写信叮嘱她:“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常沙娜一直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因为她知道自己是敦煌的女儿。常书鸿先生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生活中,经历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种种不幸和打击,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工作困难以及生活困难,但他仍然义无反顾,为保护莫高窟默默地奉献着,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赞扬,他的一生为莫高窟做出了光辉的业绩,国家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