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署名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是在小学课本上初次接触到的。因其韵调清丽,而印象颇深。年少时无识,师授灌输,听之任之。算是“隔叶*莺空好音”吧。
近年来休农无事,附庸风雅,也习作诗。难免有听人说教和自己的推理研习。近观百度,有人把其誉为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第一佳作。笔者细审,颇生异议。大凡七言四句诗,多为绝句体。不逾越起、承、转、合之规范来表达整体意思。
此诗起句:“*河远上白云间”,*河实体存在,它源远流长。站在河边可以看尽其来处或去处,与白云相啣接。以此成句,无可挑剔。但是,它与李白“*河之水天上来”动态是相反的。李白写的是*河的来处,王之涣写的是*河的去处。也就是*河西来东去的遥远处。
接着的承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给人的印象是,*河边上有座孤零零的城镇,还有相邻的万仞群山。很多人都认为*河穿山而过,铺开一个气势恢宏,只可鸟瞰不可直观的场面。
转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主人公在玉门关寓所内坐听,有人用羌笛在吹《折杨柳》的曲调。我们知道,杨柳已被诗人吟咏成“春”的代名词。羌笛吹奏此调极具悲凉哀怨之音。怨的是什么?合句回答的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整首诗作,起承于描写山河,气势恢宏壮阔。转合则描写寓室听笛之狹矮。从海阔天空转到斗室之中,如同在峰顶跌落谷底。此诗起大合小,转势悬殊。中间没有连‘带关系,前后意境根本不搭界,咏物失真。笔者称其为“断桥式的虎头蛇尾”。
似这种诗,其好友高适、王昌龄竟然不分优劣,誉为第一。自身写过不少诗坛认可名诗的高适,王昌龄不会看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使其谬赞如此。似此遗羞后世之做,此二人不给指出,是人格有问题,还是其才华可质疑。莫怪笔者迁怨二人,似此实非朋友之道。
笔者没有到过玉门。但在百度上查证,*河距玉门关数千里之遥。玉门关内外没有山。这个在电视上介绍的敦煌,看到的也如此。对比之下,犹如一片树叶的孤零零城镇一一玉门关,可以理解。但同句中的“万仞山”却没有,现实中不存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河与羌笛之乐有何关系?诗人不是在上唇挨天,下唇扑地,胡天海地的乱扯吗?
王之涣会这样吗?
玉门关处可有山?
漫漫*沙何处安。
纵是夸张两片嘴,
当与事实挨着边。
据“大学老师谈阅读与教育”网友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家不可归的感受你可懂》》文章介绍,《凉州词》不是王之涣的原作。而是经过别人改动过的。原作名《听玉门关吹笛》,诗名是诗的主题,主题变了,主题的内容也就变了。他的起句是:“*沙直上白云间”。若此,则起、承、转、合分布就合理了。但是,诗的内含却完全变了味,就完全不是现在所有解释的内含。
起句:“*沙直上白云间”,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的是什么?玉门关附近没有山,为什么用玉门关这“一片孤城”来对应“万仞山”?这说明所谓的“万仞山”它其实不是山。是对一种形象的描述。什么形象哪?笔者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回到首句,是什么现象能使*沙直上白云间那么高?只有沙漠上常见的现象“沙尘暴”,而且多发于春季。
这样,王之涣全诗脉络就清楚了。还原真实场景是:诗人春游玉门关,遇到了沙尘暴,而躲身关内,却听到有人吹笛。首两句是对沙尘暴的描写,*沙高卷与白云相接。以万仞高山之势向一片树叶以的孤城玉门关压来。诗人躲入城关,恰听笛声,引起暇思。他见证了沙尘暴气势,给合笛声奏曲,感觉到带有生气的春风,就没有到过玉门关。前两句描写是当时玉门关的外象,后两句描写:通过内象关联外象时的感受。这是诗人写此诗的本意。
是谁人改了两字,使整体意思全变。有人还说:“王之涣应当谢谢这改字的一字之师。”我认为,王之涣要是活着,看到此事。会骂他个狗血喷头。一首写现实感受的诗文,被他改成胡天海地的胡诌八扯。这样的诗作,不能在诗坛流芳百世,而是蒙羞百世。它开启了诗坛胡天海地,胡诌八扯之风。
“*河远上白云间”,
又与玉门路几千?
诗咏小镇说山河,
为何名诗总被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