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有效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全市大气、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夯实责任。第一时间对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法规制度和*策意见进行安排部署,立足玉门实际,制定了《玉门市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制度,*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治污、严格监管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环境执法。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建立集批、管、验于一体的全程监管体系,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依托“环保管家”形成“专家查隐患、部门搞督查、企业抓整改”工作机制,全市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深入探索“局队合一”执法监管模式,认真开展“八大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已建、新建、在建的86家企业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抽查“双随机”企业57家,立案查处11起,办结10起,行*处罚金额.1万元。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改问题。持续开展整改“回头看”和复查复核工作,不断巩固整改成效,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反馈19项问题和3个信访投诉已全部完成整改。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涉及的2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17个,整改率85%,16件信访投诉问题已办结销号14件,;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30个问题和10件信访投诉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绿盾”专项行动中自查清理的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强化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立完善“一图管控、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一源一档、数据分析、事件处理、取证记录、指挥中心”八大模块,建立辖区户企业“一源一档”和26期大气、水、噪声环境监测报告电子档案,按照每个企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因子,将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端口接入“智慧环保”平台实时监控、查看在线监测数据,有效实现污染源监测、评估、预警、执法、应急处理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信息化监管体系,技防为主的环境监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五是深化简*放权,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将环评报告表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天缩短为1天,实现当日办结。推行“不见面”会签批复,实现企业“少跑路”“零跑路”,年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率达%。六是加强生态理念,创建生态城市。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编制印发《玉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玉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年)》及实施方案。积极谋划打造昌马“两山”实践基地,着力构建“一园三区四基地”生态产业支撑体系。开展省、市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示范创建专项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申报绿色创建单位6家,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打下坚实基础。来源:酒泉市人民*府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作者/来源:二三里资讯酒泉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