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时候为了办签证方便准备材料回了一趟国。
走在北京的深秋里,整个城市陌生又熟悉。
北京还是那个半夜去吃烤串儿麻辣烫说走就走的北京,也还是那个几乎所有生活细琐都能靠手机和网络解决的北京,同时还是那个各种花钱方式都很便捷的北京,更是那个十天里就看到了一天太阳的北京。
滴滴专车的服务质量变得整齐又靠谱儿,同时Uber的拒单速度前所未有。南站还是乱哄哄且戾气深重,三里屯新开了一众小美店,胡同里的独立咖啡馆如雨后春笋。
记得在悉尼认识一个对北京充满仇视的人,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一个人怎么能仅通过道听途说就对一座城市恨之入骨。
世界那么大,我很推荐他去看看。
看过之后,我还是很喜欢北京。
总有人问我要不要移民,我说我没结婚没生孩子家人朋友都在国内,我为什么会有移民的想法呢?
这座城有我非常多美好的回忆,也有着跟我一起创造这些回忆的朋友们。
有朋友生了娃,也有朋友为了买房子离了婚,还有在计划离的。
不知道还复婚否的也有不少。
嗨!谁还没个心事呢。
更多的人一成不变的走在既定的人生轨迹上。
也很好呀。
我也是看到好看的大衣就想回去过上班的规律生活,
同时又希望,旅程永远不要结束。
好像每个人都活在矛盾里,
想要飞得更高,也想要平淡一生
想要朝九晚五,还想浪迹天涯
想吃肉,还不想长肉
还好还好,吃,是永恒的真爱。
其实这一篇开头是想介绍几家我这次回去刷到的小店的。
写着写着就写成了鸡汤也是没谁。
那要不然继续?
以前住三元桥的时候,每天早上去上地上班都要面临一个抉择:
走三环八高,还是京承五环。
根据今天是星期几和我几点出门,路况各有不同。
绝没有一路绿,只能做取舍。
但是临出门看好的路路况,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
二十分钟前畅通无阻的绿,突然就姨妈红了,
刚才看着红色想要避开的路,此时却畅通无阻。
心里总是有着小抱怨,你看,我选哪条路,那条路就堵车。
年轻时候遇到坎儿,总怀疑,是不是自己选错了路。
其实,每条路都堵。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们偶尔不乐观跳出来告诉我:
每条路都是错的。
正如每一种人生都有bug。
但既然所有人都走在路上,,谁能开开心心的坚持走下去,谁就走对了。
又不是大错特错,只是耽误了一点时间。
而漫长的生命旅程,不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时间组成的吗?
临走的时候,我跟北京说
希望等我再回来,我们都更好了。
你说,“更好”很难定义
我说,那就希望我们不要讨厌彼此吧。
么么哒。
开始旅行后好像变成了“都不错啊“的那种人
就算我们都长成了以前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也不错啊
我以前可讨厌有钱人了。
刘大朦丨假装的旅居作家吃货和假正经
年3月起辞职旅行
在路上的第天,于布鲁塞尔
捏过热乎乎waffle的手指头油津津的
敲下的字却没有甜蜜蜜
真是木好意思啦
我还是特爱这座城谁会讨厌有意思的有钱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