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夸女人,尤其是夸到心坎里,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人们已经自动抛弃了“大姐”“小妹”之类的称呼,把“美女”这两个字当成跟人打交道的标准称呼。称赞对方“可爱”又总觉得有些流于表象的意味,把评价局限在外表和行为的讨人喜欢里。但“睿智”、“干练”之类的说法离开了对外表的赞美,又总显得不够到位和全面。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优雅”才是最好的褒奖。
它能把女性的里里外外都夸得足够到位妥帖,既肯定了外表的迷人,又赞赏了她们姿态的高级,内心的淡然,有能力去抵御外界的所有雨雪风霜。
把这些美好的描述,或者说把“优雅”两个字用女明星的形象去具象化起来,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奥黛丽·赫本。作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她留下过很多经典的荧幕优雅形象。
但为什么她被当作”优雅“的范本呢?因为你只要说起这个名字,大家要么会想到偶发叛逆的公主——不管怎么厌倦繁文缛节,她的举手投足都带着良好的教养;
要么她是出身低微的卖花女,在极速培养的数月后,就能脱胎换骨成为精致的社交名媛。
甚至她还能演出物质的拜金女,尽管角色设定有几分围着金钱和珠宝打转的市侩,都被赫本演绎而显得格外优雅动人。
也正因为奥黛丽赫本做什么都有种天然的迷人气韵,以至于她虽然是奥斯卡、金球奖的双料影后,个人的演技提名也数不胜数,却总有人觉得她不够有说服力——她太优雅了,贫穷、粗鄙之类的词语都离她很远,名媛类的角色之于她又总像是本色出演。
这和她的外貌和气质脱不了干系。
她出身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名门之家,母亲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后裔,父亲则是银行总经理,而她小时候读的也是贵族寄宿学校。
尽管她的父亲因为信仰问题,在她年幼时就选择抛妻弃子而出走,但她的母亲仍然把她送去学习芭蕾,即使在二战时期她们母女饥寒交迫,也没能阻碍她对舞蹈的热爱和练习。
热爱与磨砺共同筑成了她的优雅体态:长期营养不良让她身材始终保持瘦削状态,而芭蕾基础则让她拥有天鹅般的脖颈和挺拔的身姿。
摄影大师塞西尔·比顿形容她“可以展现特技般的姿态,柔软的身躯、平坦的细腰、纤细的手指和修长的双腿,永远都保持美丽姿态。”
而她本人的穿着偏好也是不繁复的,大面积黑白灰的纯色系包裹住她纤瘦的身躯,找不出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媒体常说她是“人间天使”,除了对外表的赞扬,其实更多的还来自于她的善心。
因为遭受过战乱,又有个食不果腹的童年,于是她在功成名就的晚年时,成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她去的都是偏远的发展中国家,不能提供她身为大明星所该享受的华服豪宅,甚至连安全问题都难以保证。
但在她看来,只要能以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到孩子们,那么一切都会是值得的。
因为杰出的公益善心,让出生于布鲁塞尔、成长于荷兰的她在年得到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年,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也将该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奥黛丽·赫本,但当时她已经因为癌症而离世,奖项最终是由她的长子肖恩·赫本·费勒代领的。
肖恩回忆过赫本去世前一天的情景,自己问她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但她却说:“没有,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外表精致动人,又有无限的包容与爱心,就算后世总有人质疑她长得不那么完美,但并不妨碍她作为经典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和怀念里。
珠玉在前,后继者们要想担上“优雅”二字,基本上也都是有好外貌和高情商的多面型选手。在华语娱乐圈里,作势君最常看到大家用“优雅”二字形容的女星,是林青霞,她的淡然美丽令人倾心;而在当下的年代里,有另外一位“林”姓女星,也常被大家称为“优雅”,她叫林志玲。
现在应该用“女明星”来定位的她,最初的定位其实是名模,不过也是货真价实上过巴黎时装周T台的。
也正因为模特出身,加上曾经学过好几年芭蕾,林志玲出入正式场合的体态永远是轻盈端庄的。
在她横空出世爆红的年代里,台湾媒体给她的前缀是“第一美人”,于是关于她和萧蔷之间的明争暗斗、关于她是不是花瓶的讨论,纷纷扰扰了好几年都没停下来过,还有网友质疑她的双学位学历。
但她面对质疑淡然处之,说“花瓶”二字也可以是对自己第一印象的肯定,之后继续保持自己该有的良好姿态。
人们喜欢看“斯文淑女”与“女汉子”之间的形象反差,她就一次次在公众面前脱下高跟鞋上演“公主抱王子”的戏码。
同场的男嘉宾如果忌惮林志玲的身高,她就会立刻下蹲用礼貌腿来调整与人交往的距离……
从她被挂起“台湾第一名模”的头衔的那天起,就不断有人加入看好戏阵营,因为大家实在很想知道这个做什么都滴水不漏的女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破功、才会丢掉自己的优雅姿态?
但她上过最容易暴露女明星性格小缺陷的旅行真人秀节目之后,大家全都服气了,因为她就是那样一个被辣到也会忍下来说不错,宁愿自己受罪也不愿打扰别人的个性……
同伴王琳晕船不舒服,她就一直蹲在旁边端水送药……
那些等着看她破功的人才发现,她的优雅并不是一种伪装,而是良好的家教与替他人着想的性格相叠加的效果。
而她从年就成立了“志玲姐姐慈善基金会”,从